2024年,文旅市场以持续“沸腾”的方式开场。从“尔滨”到“山河四省”,从网友自发“监工”到文旅部门在线“听劝”,各地文旅局“花式揽客”、奇招频出,希望将“泼天的流量”转化为“泼天的富贵”。当下尤其得思考的是,“风口”过后,如何让旅游“流量”变“留量”,如何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游客在哈尔滨太阳岛雪博会园区游玩。图源:新华社
酒香也怕巷子深。当前,“流量”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和探讨的话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人们对某种事物的认可,各地文旅也借助流量一路“狂飙”。比如,冻梨摆盘、人造月亮、飞马踏冰,哈尔滨对游客的“宠爱”令其成为“顶流”旅游目的地;山东、河南、甘肃、江苏等地也纷纷创作“我姓……”的“喊麦”文旅宣传曲,用魔性音乐和洗脑歌词“刷屏”短视频平台;河南文旅部门开展“题海战术”,一天发数十条短视频,吸引近百万新粉丝等等。这波热潮不仅令旅游市场更为活跃,也调动了更多人的参与热情,总体上应予以肯定。携程数据显示,多个城市旅游产品搜索量攀升,春运期间国内航线搜索指数同比增长超170%。
然而,流量狂欢热潮下仍需要一份冷静和思考。一时走红不难,想要“长红”不易。花式招揽游客只是第一步,能接得住、留得住游客方显各地文旅真本事。作为2024年开年首个顶流城市,“尔滨”爆火离不开当地政府的策划、组织和担当作为,用行动诠释了“游客需要什么,哈尔滨就上什么”。流量能不能变成“留量”,检验的是一座城市的综合治理能力,需要多方联动、久久为功。比如,相关部门应因地制宜充分挖掘特色文旅资源,在基础设施、环境改善、产业发展、服务升级、产品供给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针对景区、酒店宰客、涨价等扰乱市场的行为加大整治力度,不断规范文旅市场秩序;动员市民全员上阵,形成“人从众”的服务体系,激发全民参与的文旅服务热潮等等。只有真正把品质提升上来,做到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才能把游客变成“回头客”。
创新赋予文旅项目差异和灵魂。“泼天的富贵”一下让各地文旅部门“坐不住了”,纷纷开始“抄作业”,效仿哈尔滨向全国游客抛出橄榄枝。各地的“疯狂输出”虽然给城市带来了流量和一时红火,但线上跟风模仿未必能凸显本土特色,同质化严重,易引发审美疲劳。各地文旅想要“长红”,就要拼“特色”。一方面,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美食特产,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打造更多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的“硬核”文旅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另一方面,随着“90后”“00后”作为新一代消费主力崛起,要注重打造更加适合年轻群体游玩的场景和方式,开发更具有故事性、互动性、趣味性的消费场景。比如文化展览、主题活动、体验式购物等,增强游客的沉浸感和参与感。
文旅市场发展是一项长期工程,惟有苦练“内功”,做优做好服务保障,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才能变“流量”为“留量”。(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