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到粤港澳大湾区。自2017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已连续9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大湾区的深厚寄望和殷切关注。
大湾区风景。图源:央视新闻
粤港澳大湾区诞生于中国活力四射、脉动强劲的新时代,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了卓越探索,为社会经济发展点燃了新引擎。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回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历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每个重要阶段和关键节点,都亲自对湾区建设领航掌舵、把脉定向。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重磅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8月26日,莲塘/香园围口岸正式开通,粤港澳大湾区再添一条物流大通道。2021年11月14日,首个5G智慧港口妈湾智慧港开港。2022年10月8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工程深中通道混凝土箱梁全部预制完成。2023年1月4日,广铁复兴号智能型动车组粤港澳大湾区首发。2024年12月4日,联通大湾区与海南自贸港的内外贸集装箱同船直航成功首航。2025年1月14日凌晨0时16分,粤港澳大湾区2025年春运首趟列车开出……这些载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史册的标志性事件,连同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深中通道、广深港高铁的建成通车,湾区五大机场改扩建工程的相继完工,共同见证了湾区乘风破浪、砥砺奋进,拔节生长、成果惊艳的发展奇迹。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6年来,大湾区在探索中奋进、在创新中突破,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产业体系完备、集群优势明显。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约14.79万亿元,经济规模跻身全球湾区第一梯队;创新态势持续向好,发明专利公开量年均增长位列全球四大湾区首位。粤港澳大湾区向新而进,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向实而为,重大合作平台夯基筑垒;向荣而行,双向奔赴优质生活圈。在打造经济引擎、建设创新高地、拓展开放平台、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大湾区建树颇丰。随着基础设施“硬联通”的扎实推进,大湾区城与城之间的生活圈愈发紧密,更多“双城记”的精彩故事不断上演。
拔节生长向晴空,湾区起航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下午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经济大省要挑大梁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作为“经济第一大省”的广东,更要找准发力点,以经济大省之“姿”挑起中国式现代化之“脊”,以护民营经济之“量”向“质”先行跨越,以全球英才之“聚”塑以新提质之“势”。广东将勇挑重担、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团结带领全省人民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为粤港澳大湾区一张蓝图变实景、一盘好棋入佳境作出新贡献。
撰文 雷钟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