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网评:以种为“芯”,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

2023-11-28 10:23 来源:南方网

  11月24至26日,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暨首届广东(国际)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大会在广州南沙举办。来自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广东等国内十多个省市近300家企业和超过200个水产品种集中参展亮相,在近600亩园区内全方位呈现全球几乎一半的水产品种,“世界水产种业第一展”的头衔绝对担得起。

  世界渔业看中国,中国渔业看广东。广东拥有全国最长的4000多公里海岸线,海域面积居全国第二,是中国第一水产大省。近年来,广东向海图强、向海而兴,走出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之路。2022年广东渔业产值1861.18亿元,居全国首位。其中,海水鱼类养殖产量85.14万吨,占全国44.21%,稳居全国第一,拥有世界水产业的领军地位。本次大会既是世界水产种业的一场盛会,也是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最新成果的“大阅兵”。

11月25日,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暨首届广东(国际)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大会隆重开幕。

11月25日,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暨首届广东(国际)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大会隆重开幕。图源:南方农村报

  “蓝色种业”是保障海水养殖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树立大食物观,向海洋要食物,水产良种是“芯片”,唯有把渔业“种子工作”这篇文章做精做好,才能让我们的“蓝色粮仓”更安全更殷实。作为水产种业的“芯片”,鱼类种苗繁育技术发展是保障海洋牧场可持续发展、提高渔业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育成一批鱼苗,就能解决十多亿国民的“吃鱼难”问题;培育一条虾苗,可以打造出国际领先水平的大产业。打造最强中国“芯”,才能为引领世界渔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从出台《关于加快海洋渔业转型升级 促进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到制定《“现代化海洋牧场种业核心技术攻关”五年行动方案(2023-2027)》,今年以来,聚焦种业创新,广东提档加速。这次大会的参展企业中,70%以上企业以种业为主营。最大个头的龙趸(中巨石斑鱼)、最罕见的活体黄鳍金枪鱼、最珍稀的世界性濒危物种黄唇鱼、最“鲜活”的养殖车间……一个个参展之“最”,见证广东打造“世界水产种业第一展”的雄心,为我国水产种业再添“生力军”,为渔业高质量发展再添“芯”动力,产生强大协同效应。目前,全国已建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95家、苗种繁育主体2万多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535个,初步形成了“保、育、繁、推、管”结合的现代水产种业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全力推进海洋强省建设,高举种业振兴旗帜,承担起大国渔业崛起的历史使命,广东责无旁贷。海面上,深海网箱整齐排列;近岸,连片的大棚把养殖区划分得井然有序;再向陆地延伸,一个个被土地围起来的鱼塘星罗棋布,智能投饲系统正在作业……当前,广东正在深入践行“百千万工程”,近海、中海、远海各尽其用,广东发展海洋牧场的路线图已然勾勒清晰,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宽广。(尹贵龙)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江海燕   校对:陈学德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