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农历三月三,广东、广西、浙江、福建、贵州、海南等地都推出丰富的文娱活动,让各族群众把节日过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第十四届“荔枝湾·新西关”民俗文化活动之“三月三·荔枝湾”——上巳春归、北帝诞、长桌宴活动于4月11日开锣,活动持续至4月13日。
第十四届“荔枝湾·新西关”民俗文化活动之“三月三·荔枝湾”——上巳春归、北帝诞、长桌宴活动在荔湾泮塘仁威祖庙正式拉开帷幕。
我国自古就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三月三”曾是中原华夏民族和汉族的重要节日,古称“上巳节”,是古人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从宋朝开始,汉族的上巳节、寒食节渐渐与清明节三节合一,上巳节逐渐式微。而在南方少数民族居住地区,这一传统节日则一路传承下来,内容和形式日渐丰富,成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缩影、各民族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动例证,构建起各族群众蕴含文化自信力量的精神家园。
“三月三”是多民族众声合唱的一曲欢歌。每逢农历三月三,各地民族民俗活动次第登台,气势恢宏,声势浩大,使这一传统民族节庆演变为各族人民共享共乐的节日盛会,成为今日中华民族一个响亮的文化节庆品牌。其中,以壮族、布依族、侗族、黎族、仡佬族、瑶族、畲族、仫佬族等最具代表性,产生了“壮族三月三”“畲族三月三”“黎族三月三”“布依族三月三”“报京三月三”等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2014年“壮族三月三”申遗成功,并被确定为广西的法定假期,成为独具特色的各民族共享共创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展现了中华文明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展现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图景。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各民族守望相助、长期杂居,相互交往交流,相互认同、影响和吸收,在各自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各地以创新为动力,以精神需求为导向,把更多的文化积淀、文化符号、文化故事融入“三月三”系列活动中,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一首首饱含深情的赞歌,都在表达对根脉所系的牵挂,对和平和睦和谐的美好祝愿,极大促进了各族群众空间上的交往、文化上的交流、心理情感上的交融。
每一种文明的演进,都需要代代守护。从千年之前的上巳节,到如今的集民族文化、群众体育、风情旅游、特色消费于一体的民族文化节庆品牌“三月三”,其内容在不断丰富,形式在不断更新……原有的神话色彩淡化,百姓生活的烟火气更浓,给人更多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三月三”节庆越来越多的年轻气息和时尚气质充分表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和创新,只有不断创新形式,注入现代内涵,让传统文化紧跟时代步伐,传统文化才能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撰文 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