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经济发展积累巨大红利,推动着国人向着更美好生活奔赴,越来越多人有条件、有机会、有兴趣接触更多新兴生活方式。其中,户外运动走上了风口,实现了产业腾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10月24日发布《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推动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达到3万亿元等目标。
图源:南方日报
从时间轴上看,近年来,我国在本土连续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尤其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和杭州亚运会形成接力之势,推动着全民健身的普及,带动了类似“三亿人上冰雪”这样的户外盛景,取得了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的巨大成就。同时,无论是大爷参与跳水运动获取网络流量,还是三岁娃娃滑雪引发无数围观,群众参与户外运动的热情不断高涨,也让户外运动产业获得机遇无限的蓝海。
户外运动产业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站在全国的角度审视,户外运动产业需求旺盛是不假,但很多基础设施和理念意识并没有跟上。怎样加强户外运动场地设施建设,户外运动的产业优势在哪里,如何激发更多人参与的热情……面对现实的问题,《方案》统筹推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服务提升与产业协同发展,注重绿色背景、群众参与、创新发展等八方面,为户外运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精准高效的政策保障。
既然是户外运动,首要之义就是运动场地。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国健身步道共计12.78万个,达31.42万公里,较2021年分别增长20.68%、19.29%。虽然基础有所改善,但离民众期待还有一定距离。在对《方案》进行解答时,体育总局官员表示,将从完善户外运动场地设施的空间布局、加强户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资金支持、打造户外运动场地设施的示范工程三方面发力,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建设滑雪场、登山步道、运动船艇码头等各类户外运动场地设施。这无疑是让人期待的声音。
推动户外运动产业,助力奔赴“诗与远方”。就在不久前,2023年广州从化流溪河五指山·开山节在广州市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五指山景区开幕,约1000位市民参加开山节。登流溪赏绿美广州,漫山间享生态红利,美好生活的样子,就应该是如此。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新形态,有效对接扩大内需战略,发挥自然保护地等自然和生态资源的优势,推进乡村振兴……诸多的愿景,都能落入到户外产业的“玉盘”,由此带来的生动局面,既让人向往,更催人奋进!(谢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