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奔涌向前,青春永不褪色。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言犹在耳:“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时代的接力棒,始终握在青年手中。
回望1919年,北平街巷黄尘漫卷,二十岁上下的青年疾呼奔走,长衫翻飞间,“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呐喊震碎长空。彼时的“80后”“90后”,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用思想风暴撕裂蒙昧,以血肉之躯叩响现代化大门。从赵家楼的火光到嘉兴南湖的红船,青年的担当,成为刺破黑夜的第一缕光。
百余年光阴流转,时代早已改天换地。高铁取代了黄包车,5G信号覆盖了曾经的街巷。有人嘲讽这代青年是“被宠坏的一代”,可曾见过郑州特大暴雨中,他们手挽手筑起人墙的坚毅身影?有人断言这代青年“躺平成风”,可曾听闻实验室深夜里,键盘敲击声中迸发的创新火花?五四精神的火种,在当代青年手中越燃越旺,更化作多元的担当实践,在不同领域奔涌浩荡。
值此五四青年节,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颁授第29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广东2人1集体载誉而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争先不抢功,但始终怀有一颗赤子之心,做出了无愧于青春的不俗成绩。
龙伟杰激励更多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道路。图源南方网
龙伟杰从大山深处走来,数控铣是他改写命运的笔。他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劲,在世界技能大赛的舞台上,将金牌收入囊中。荣耀加身后,他转身站上讲台,把技艺化作薪火,照亮更多年轻人的技能报国之路。他用双手证明:平凡的土壤,也能生长出非凡的时代之花。
冷晓琨一头扎进机器人研发的“无人区”,把创新当作披荆斩棘的利剑。创业之路九死一生,他偏要闯出一条科技突围的新航道。从实验室的无数次失败,到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他带领团队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让中国智造在世界舞台上锋芒毕露。他用行动回应质疑:年轻的肩膀,扛得起大国重器的未来。
中国算力网青年攻关团队,是数字时代的幕后英雄。他们隐于代码与数据的海洋,甘坐冷板凳,只为破解“卡脖子”难题。“没有生而强大,只有逐梦成长”,他们用千万行代码、无数个日夜,筑起数字中国的钢铁长城。在0与1的世界里,藏着他们对国家未来最深沉的担当。
这代青年生逢时代变局,在全球化与互联网浪潮中,得以窥见世界的万千气象,淬炼出乐观无畏的底气、特立独行的锐气、敢为人先的志气。他们无需等待炬火,本就是照亮时代的光。内卷焦虑之下,他们拒绝非此即彼的选择,以“斜杠青年”的姿态,在多元领域寻找破局之道;科技浪潮之中,他们不被算法裹挟,用独立思考打破“信息茧房”;文化碰撞之时,他们身着汉服唐装,玩转电竞科技,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重铸文化自信。他们用独特方式回应时代之问,更为中国故事注入无限可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的历史起点上,奋斗正当其时。新时代的青年必将穿越风雨,勇立潮头,在新征程中书写无愧于人民的时代答卷,奏响最激昂的青春强音。
撰文 孔德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