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是创新的重要力量,是我国经济韧性、就业韧性的重要支撑。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推动中小企业从科技强、专利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的举措做法。一系列数据,成为了我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注脚。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民营企业是创新的重要主体,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重要手段、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引擎。从原始创新看,2024年,中小企业独立研发专利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达75.3%,是专利创新的重要动力源泉;从产业创新看,2024年,我国中小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到55.1%,较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专利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从转化运用看,中小企业不断提升专利转化运用能力,加快跃升为专精特新企业,目前,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小巨人”企业达1.46万家。
当前,知识产权工作正处于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在专利创新和产业化方面仍面临缺乏资金、设备、场地和专业人才等困难。从产业链角度来讲,相较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企业更多处于生产加工组装的阶段,缺乏相应的品牌竞争力;从前端研发角度来看,我国的专利尤其是核心专利还不够多;从市场角度来看,缺乏自有品牌,我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弱。因此,需要进一步强化中小企业保护知识产权意识,畅通“知产”变“资产”渠道,为知识“定价”、给创新“赋权”。
高质量推动知识变现。知识产权从“书架”走向“货架”,既需要高质量的创造,也需要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的高效对接。专利产业化是助力中小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深圳“6个90%”的创新密码阐释了“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重要法宝,通过一个个政策、一项项举措,知识产权这张亮眼“名片”在深圳越擦越亮。为此,各地应聚焦专利产业化这一工作主线,深入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不断释放专利市场价值,增强企业竞争力,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高标准实施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是衡量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只有对知识产权进行充分保护,创新动力才会被充分激发,创新发展水平与产业竞争优势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知识产权保护也需要不断改革创新,从而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主动。要强化知识产权源头保护、协同保护,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治力度,让“真创新”受到“严保护”。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坚持以一个个高价值专利有力促进新产业、新赛道发展,赋能企业向“新”而行,必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撰文 代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