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会祝贺,丁薛祥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发表了题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共同创造残疾人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的致词,向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残疾人、残疾人亲友、残疾人工作者致以亲切问候,向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民生福利、改善残疾人生活品质、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8500万残疾人在康复、教育、就业和精神文化方面获得全面支持,我国残疾人权益保障取得历史性成就。如今,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接受了更好的教育、实现就业创业、参与体育竞技,他们用顽强的精神、不屈的意志,书写着自己的精彩人生。
坚持人民至上,着力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人民至上”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立场。全面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70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在党和政府的帮助支持下脱贫奔小康;2021年4月,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有效解决了残疾人异地申领补贴“多地跑”“折返跑”等问题;截至2023年6月,我国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已分别惠及困难残疾人1161.3万人、重度残疾人1543.4万人,并建立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截至2022年底,我国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残疾人数达2761.7万,1209.3万残疾人领取养老金,残疾人民生兜底保障网更加健全……新时代以来,我国残疾人事业开创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越来越多残疾人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坚持守正创新,着力健全关爱服务体系。“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支持和鼓励残疾人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精彩人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从大力推进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和《“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实施,到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助力残疾人实现更好的就业,再到制定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为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提供法治保障,一桩桩、一件件,无一不是健全完善服务体系、维护好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有力之举。
坚持服务大局,着力提升为残服务质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这一深刻论述,为新时代全面保障残疾人权益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我国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残疾人工作成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十三五”期间有57477名残疾人被普通高校录取;贫困残疾人家庭收入由2015年的2824.9元增长到2020年的10384.8元,1076.8万残疾人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90%以上城乡残疾人参加医疗、养老保险,54.7万贫困残疾人得到医疗救助……一项项举措的推行,为残疾人服务质效进一步提高营造出良好社会环境,全体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立足新起点,更需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持续夯实残疾人事业发展基础,奋力推动残疾人事业向着现代化迈进。(陈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