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电影专资办初步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11月13日,中国电影年度票房突破500亿元,用时317天。国产影片票房达417亿元,占比达到83.4%。从疫情的低谷到重返500亿元巅峰,中国电影恢复发展、稳中向上、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这一成绩极大地提振了行业信心。
影院内的海报。图源:视觉中国
影片内容质量是推动电影业加速复苏的决定性因素。500亿元票房的实现,离不开优质影片的持续供给;一份漂亮的成绩单,离不开所有影片的同频发力。今年以来,中国电影市场捷报频传,剧情、爱情、悬疑、科幻等多个类型都有佳作,既“叫座”又“叫好”。《满江红》《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等多部不同类型的国产电影表现亮眼,满足了观众多样化的观影需求,包揽了票房前十名。接下来的贺岁档还将有《三大队》《我本是高山》《潜行》等一系列新片入市,引发了观众的关注和期待。国产电影百花齐放,观影需求稳步增长,再度见证了中国电影的“速度”。电影界要抓住这一良好契机,加快推动技术创新、内容精品打造,使电影真正成为我国新的文化产业生力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优质影片往往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巧劲,能让观众在和片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让时代风貌、主流价值、社会责任等词语从抽象变成具体,从入眼变成入心。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五一”档电影观众满意度得分83.3分,为近年来同期调查的春季及“五一”档期满意度最高值;暑期档电影观众满意度得分84.5分,有6部影片满意度超84分,数量及占比居历年同期之最……一组组数据正是以人民群众为主角的价值彰显。当前,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各制片主体要注重从群众日常生活中挖掘素材,从群众劳动创造中提炼主题,把真实的生活刻画好,把时代的故事讲好,让观众透过作品看到自己的影子。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电影行业承载着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使命。国产电影不仅在国内爆火,也纷纷在海外“破圈”。比如,《流浪地球2》已先后在海外39个国家和地区上映,海外票房超1亿元;《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乘势“出海”,在威尼斯电影节放映后,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海外地区定档上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影片创新的宝藏。秉持开放包容的创作理念,不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同时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必定能让中国电影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今天,在优质影片与观众热情的“双向奔赴”中,中国电影市场再次用实力证明了它的潜力和可能。人们有理由对中国电影的未来充满信心,中国电影也必能在革故鼎新中绽放芳华。(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