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扩大自主开放、提高投资促进水平、增强开放平台效能、加大服务保障力度,《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2月19日对外发布,从4方面提出了20条措施。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做好2025年稳外资工作有关情况。来源:新华社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作为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推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版块,积极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内容。新时代以来,我国设立的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已经成为引领外资管理体制创新的开放平台。从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到实施统一的外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再到发布新版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外商投资市场准入范围持续扩大,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的氛围越来越浓,积极吸收利用外资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目前,我国稳居全球外商投资第二大国,外商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外资企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经营主体,成为我国外贸增长、技术创新、结构升级和扩大就业的重要支撑。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从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正式投产,到跨国制药企业赛诺菲的生物原料药项目正在北京加快推进,再到西门子医疗全新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在深圳奠基……今年以来,多个外资大项目落地,不仅彰显了外资看好中国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也再次见证了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障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
对冲不利因素,中国的坚定选择是更加开放。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多,我国吸引外资面临多重困难和挑战。《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鼓励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取消外商投资性公司使用境内贷款限制等。这些务实举措,彰显了中国更大的开放诚意,有助于聚集全球优质要素资源,推动形成适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条件,增强创新能力,更好实现国内国际经济互动,释放出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大力度吸引外资的明确信号,充分彰显了我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吸引外资的信心和决心,让开放中国的标识更加鲜明。
开放立潮头,扬帆再启航。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更加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要进一步深化国内相关领域的改革,把我国市场环境、产业环境、发展前景等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用政策措施落地实施带来的红利,赢得外资外企的“信任票”,增强“引进来”的外溢效应,《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是政策和机遇的和谐统一,凸显了开放中国的自信与担当。各地要细化实化具体落实举措,在投资促进、权益保护、服务保障等方面创新工作方法、强化政策和要素支持,确保各项举措尽快落地见效,进一步提振外商投资信心,促进外商投资企业更好更快发展,使其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撰文 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