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 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从支持不同人群养老金融需求、拓宽银发经济融资渠道、健全金融保障体系、夯实金融服务基础、构建长效机制等五方面提出16项重点举措。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养老金融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此次,《指导意见》规划了更好满足养老需求的“路线图”,明确了守护“夕阳红”的着力点,对于应对老龄化挑战、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老人们在天津西青区第一养老院的棋牌室内活动。图源:新华社
有机构测算,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到2035年有望达到30万亿元左右。那么,如何满足不同阶段、不同人群的养老金融需求?怎样拓宽银发经济融资渠道?农行推出“农银养老”服务品牌,组建银发客群专属服务团队;中行成立养老金融中心,全面布局养老金金融、养老个人金融、养老产业金融等领域;建行成立养老金融领导小组,打造“住房租赁+养老”的特色发展道路……在养老金制度下,金融机构积极推出适老性金融产品,不仅能够实现养老金的有效管理和增值,还能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除了养老金管理,养老金融还包括对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提供信贷、保险等金融服务,支持养老产业的发展。比如,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从五省试点扩至全国,支持乡村旅居式养老服务,布局银发经济产业园区等措施,不仅有助于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也有助于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当然,养老金融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面对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养老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在产品研发创新、养老财务规划、投顾能力等方面,仍有不少短板要补。另一方面,老年人的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相对较弱,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欺诈和侵害。因此,在构建养老金融发展长效机制方面,此次意见提出了包括运用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养老领域信贷投放、加强对相关产品的监管、落实好养老金融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等一系列举措,有助于进一步解决银发经济融资的痛点难点,加速推动养老金融各项政策落地见效。
养老金融事关大家的养老“钱袋子”,是老有颐养的“硬支柱”。展望未来,金融机构应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推动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让他们在晚年生活中享受到幸福。
撰文 安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