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暑假里,高温天气带火了夜娱、夜食,让夜间经济成了激活消费的新密码。就在近日,广东省内首个“乐活街区”落地广州天德街,“千年商都”广州为本已沸腾的夜间经济再添一把火。
珠江夜游见证广州“夜经济”重新红火,广东文旅消费加快复苏。图源:视觉中国
据史学家考证,中国的夜市萌芽于汉代,盛于唐代,在宋代繁盛,继而在明清成为常态。“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这是唐代诗人苏味道所描述的大唐夜市盛况。时至今日,夜市已经与夜食、夜展、夜秀、夜节等场景串联起来,夜间经济成为消费场景广布、消费行为活跃的新增长点。有数据显示,广州、深圳在购物、餐饮、娱乐等夜间消费上的整体交易额占城市全天消费的整体交易额约六成。在广州,夜间消费“超长待机”,可以从傍晚持续到凌晨,这在国内十分鲜见。
夜间经济,点亮生活新“夜”态。作为刺激消费、活跃经济的重要抓手,夜间经济的繁荣度是城市经济开放度、便利度和活跃度的晴雨表。广州夜间经济迎合了人们对健康生活、沉浸体验、潮流文化等消费的新需求,持续点燃城市烟火气。犹记得7月12日晚,广州启动“羊城夜市”夜间消费节,全城联动,超600场活动点燃暑期消费热情,商家在餐饮、衣物、家电等领域推出多项优惠活动,在全城掀起持续不断的夜间消费热潮,成为进一步释放消费活力、促进消费升级、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新亮点。
夜间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一种更好满足生活需求的“增量经济”,其新业态、新场景正成为推动消费市场发展的前沿阵地。要让夜间经济繁荣发展、行稳致远,必须打好“组合拳”。从夜间消费载体、夜间经营监管、夜间活动组织、夜间配套支撑四方面,广州提出18条促进夜间消费的具体措施,以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牵引,打造“1+4+X”夜间经济空间布局,为打造“羊城夜市”先行区、构建精细化夜间经济治理体系提供了根本保障。夜间经济涵盖购、食、游、娱、展、演等丰富业态,让夜间经济灯火璀璨,功夫重点在“夜”外。
多项国家级政策都提出,要培育、打造一批“区域消费中心”,打造具有规模化效应的“消费集聚区”。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进一步促进消费的20条意见”中,更是鼓励主要商圈和特色商业街与文化、旅游、休闲等紧密结合,适当延长营业时间,开设深夜营业专区、24小时便利店和“深夜食堂”等特色餐饮街区。这些措施落点于夜间经济之上,就要求我们依托地域优势和文化底蕴,在夜间经济发展上深入谋划、持续布局,把夜间经济真正打造成为展现城市魅力的窗口和消费提档升级的引擎。(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