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护理型床位达到55%以上、清远市养老机构院长和护理人员培训上岗率均达到100%……近日,由清远市民政局起草的《清远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不但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清远市成千上万老年人口的养老质量,老年人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和清远经济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息息相关。毕竟人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按照媒体的报道,现在一些80后甚至是90后都已经开始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所以我们在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上早布局,早着手,就能够早受益,避免问题出现以后陷入被动。
客观而言,在刚刚过去的“十三五”期间,清远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总体上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具体表现包括各种档次层级的养老机构开始出现,让老人有了更加多元的选择;家庭和社区的适老化改造有序推进,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升等等。
对于成绩的取得,值得肯定,但是对于清远市养老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也必须得到重视,并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举措来解决问题,弥补短板、推动发展。其实不只是清远,就全国范围来看,绝大多数地方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都处于起步阶段,因为这是受到全国性的人口结构影响的,所以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也很正常,就看我们如何来应对,如何去解决问题。
具体到清远来说,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与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和多元化的养老需求之间还不协调、不匹配。比如说很多老年人口想入住养老院,但是低端的养老机构服务质量难如人意,高端的养老机构收费太贵,又超过了大多数老年人和背后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再比如居家养老仍旧是老年人养老的主流选择,但是目前家庭适老化改造还无法覆盖所有的老年人群体,以及“老年饭桌”的问题又亟须解决等等。
这些问题,都在《清远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有所涉及,希望能够在几年时间内解决。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十四五”期间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乡覆盖、功能完善、保障基本、服务多元、监管到位的全方位养老服务工作体系,基本构建兜底供养有保障、普惠养老能满足、中高端市场可选择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养老服务供给能力、质量水平和匹配度、有效性显著增强,基本建成居家养老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服务体系,让清远市老年人及其家属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全面提升。
目标的实现,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希望在清远市委、市政府的统筹规划、正确决策之下,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积极行动起来,按照“征求意见稿”所确定的任务目标,拿出具体措施,采取有力行动,全面推动清远市养老服务体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