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解决就业难题是对残疾人群体的最大帮助

2021-11-03 17:24 来源:清远日报 何盛华

  “税收政策上的扶持给了我们很多鼓励,社会各界给予的帮助也让我更有信心继续坚持这份事业。”清远市嘉和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何博良在接受采访时说。该公司是一家残疾人集中就业企业,已获得2020年税收优惠金额12.5万元和20万元的贴息贷款,以支持其经营持续开展。

  每个残疾人的残疾类型、残疾程度都不尽相同,所以对身体、生活带来的影响,也就不尽相同。但是对于大多数残疾人来说,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普遍存在就业上的困难,社会上能够提供给他们的就业机会比起身体健全的人来说,要少得多。而反过来,残疾人正是因为身体残疾,需要吃药、手术、康复训练等等,所以才更加需要一份工作,来减轻自己,也减轻背后家庭的经济压力。

  所以很多人都说,帮一个残疾人找到一份他力所能及的工作,就是对他最大的帮助。如果说对残疾人群体捐钱捐物是一种授之以鱼的话,那么为他们的就业、创业提供帮助,创造条件和环境,则是一种授之以渔,后者显然要强于前者,同时也更加符合残疾人群体的现实需求。

  为此,党和政府在法律和制度层面,已经有着比较完备的安排。《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都是为了保障残疾人群体的就业权益、为残疾人群体就业提供帮助,创造条件的。

  在这其中,残疾人集中就业,无疑是能够为残疾人群体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也能够让残疾人抱团取暖的一种就业方式。而这就需要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需要政府更多政策、措施方面的帮扶,尤其是在企业遇到经营困难的时候,更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援助。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清远将解决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企业经营困难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十大重点民生项目清单,通过实实在在的惠民政策,让涉残企业及残疾人职工实现精神上“解压”、经济上“减负”,得到了涉残企业和残疾人群体的一致肯定。

  政府对残疾人集中就业的企业进行帮扶,可以有多种形式,就清远来说,市税务、人社部门为几家涉残企业落实了就业税收优惠、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等政策。安置每位残疾人每月可退还的增值税为月最低工资标准的4倍;对吸纳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的每月按照五险情况给予补贴。以吸纳25名残疾人就业的清远市嘉和电子有限公司为例,已获得2020年税收优惠金额12.5万元和20万元的贴息贷款,既极大减轻了企业的经济负担,同时也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还有一些间接帮助残疾人就业的举措,比如市残联定期为我市残疾人职工免费配送肢体类、生活类辅具用品和辅具维护服务,以便于他们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开展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以扩大就业机会,增强就业竞争力。除了保障残疾人就业,助力残疾人创业的项目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残疾人群体不应该被就业市场所遗忘,就像残疾人群体不应该被社会所遗忘一样。我们希望在市委、市政府的更加高度重视,在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大力推动,在负责人企业的积极作为之下,更多的残疾人能够走出家门,走上工作岗位,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编辑:刘帅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