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借“海丝”发展临港先进制造业

2016-01-28 16:23 来源:南方网 邱镇尧

  

  列席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华侨座谈会召开,17位华侨为广东发展建言献策。来自老挝的姚勇表示,“一带一路”是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性规划,不但惠及相关国家,更将影响到我国大量企业加入到新丝绸之路中。广东应积极把握这一机遇把我省企业“带出去”,同时让“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的优质产品进入广东自贸试验区(1月28日《南方日报》)。

  广东沿海拥有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很多重要港口,广州、深圳、东莞、汕尾、汕头、潮州、珠海、台山、阳江、湛江等沿海城市,都曾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集散地之一。早在唐宋时期,广东台山人的对外贸易和交往就已经十分活跃。如今广海古城还留有“溽洋台”、“烽火角”等古建筑遗址。广海湾是通海夷道上的重要港湾,是国外朝贡船只停靠地,明清时期海上贸易多在上下川岛进行。上川岛是葡萄牙对华贸易最早的据点之一。台山沿海港口早期的对外开放,以及外国传教士的传教活动,促进了台山沿海一带商贸、造船、航海、捕捞业等产业的迅速发展。

  “一带一路”在大框架下挖掘海丝历史文化,传承和延续千百年来广东人与外国友好往来、繁荣商贸的文明历史,可以催化临港先进制造业和海洋新兴产业合作,包括港口物流合作、产业金融、文化旅游等方面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合作、农渔业的开发与合作。值得注意的是,广州、潮州、台山、阳江等市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文纽带源远流长,利用好这个优势,可以促进当地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良好结合。

  广东华侨众多,尤其是江门市拥有400多万海外华侨华人资源,“一带一路”建设将会吸引海外华侨回家乡看一看,给当地的企业带来许多商机。扩展陆地海丝景点,包括打捞汕头南澳、江门川岛、阳江海陵岛等水下文化遗产和内涵,无疑就是一个很好的搭桥媒介。海外侨胞有雄厚的经济科技实力、成熟的生产行销网路、广泛的政界商界人脉以及沟通中外的独特优势,将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建设、侨商经济结合起来,更能相得益彰实现多赢。

  目前广东打捞海上丝绸之路还停留在建博物馆和发展旅游阶段,笔者认为,不能仅仅满足于文物的展览,更重要的是讲好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提供实证为丝绸之路中转站和主要贸易场所做支撑。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对丝路沿线沉船、船货、港口码头等的考古调查发掘和综合梳理研究,厘清沉船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主人是谁,船货来自哪里、送到何处,相关港口码头及城市的作用等等。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还要对一些有文物价值的祠庙、旧码头等建筑或遗址进行修缮,重振昔日海上贸易文化辉煌,吸引海外投资临港先进制造业。(南方网邱镇尧)

编辑:林湄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