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8日上午举行的第二场记者会上,东莞市长袁宝成再次针对东莞“倒闭潮”、“外迁潮”的传闻进行回应。 在今天的记者会上,袁宝成说,在东莞工作四年多,每年都是这个题目,基本上所有记者问到的都是倒闭潮,东莞是香三年、臭三年、香香臭臭又三年。(1月28日南方网)
用东莞市长袁宝成的话说,在东莞工作四年多每年被记者问的最多的就是倒闭潮。今年,袁市长还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关停500家外资企业的数据放大,就是把一个漂亮的女同事脸上的麻点放大了。放大麻点,显然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得出的结论自然就会谬之千里,大失偏颇。对企业而言,在任何城市在任何时候都会有企业关门倒闭,这是市场优胜劣汰的结果,也是企业发展的基本法则。因此,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东莞的企业倒闭问题。事实上,去年东莞倒闭的企业有近500家,但新增各类企业却将近4.6万户,那么“倒闭潮”的传闻又何从谈起呢?
那为什么人们如此关注东莞的“倒闭潮”的传闻呢?其实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东莞制造业代表着广东制造业的发展,而广东制造业又代表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关心东莞实则是关注广东,关注广东则是在关注中国。换言之,东莞制造业的发展生态,不仅代表着广东制造业的发展生态,还代表着中国整个制造业的发展生态,可以说东莞是中国的一个缩影和风向标。而制造业的发展,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根本,不仅关乎我国经济发展能否顺利转型以及实现中国“质”造的宏伟目标,还关乎上千万甚至上亿人口的就业问题、吃饭问题,关乎广东乃至我国能否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社会影响力不容小觑。
好在面对“倒闭潮”、“外迁潮”等传闻时,东莞市都能正确对待,积极回应,直面事实,不回避矛盾和问题,用数据说话、用数据说明,将各种流言飞语彻底击碎,不仅树立了东莞良好的社会形象,更树立了人们对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尤其是在今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语境下,这样的信心要比金子还要珍贵,也是给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吃下的一颗“定心丸”。
“看经济形势,看东莞的发展也好,就像天气一样,比如今天是有雾,但是大家可能觉得是有霾,其实是很健康的空气,但是会有雾里看花看出迷茫的感觉。”袁宝成市长的这段话,给我们很好的启迪。那就是我们对东莞、对广东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我们绝不能雾里看花,而应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被各种流言传闻蒙住了眼睛。如此,才能重塑东莞、广东乃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南方网赵连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