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创业、来广州,要创新、到广州。”22日,2016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18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闭幕。2天交流会间,海交会平台上累计对接13528对次,有意向签约项目1306个。广州各区有意向签约项目80个,当中11个项目有意向落户广州开发区,投资意向金额约5亿元。20余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有意落户广州。(12月23日《南方日报》)
1.7万个高层次工作机会向全球中国留学人员和海外人才抛出橄榄枝;吸引了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独联体等世界各地3300多名海外人才参加;到场参会总人数达到49000多人创下历史新高……作为中国规模最大、层次最高、最具影响力的海外人才交流项目,2016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18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不仅参与人才和企业队伍空前庞大而且成交空前活跃,让人们在全球经济寒意袭人的大气候中感受到融融暖意,释放出的诸多积极信号更令人倍受鼓舞、满怀期待。
持续向好的经济增长态势,让海内外人才看好这片投资创业热土。“良禽择木而栖”。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热情倡议“一带一路”建设,以主动、能动的姿态应对引领经济新常态,各个领域的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在全球经济舞台一枝独秀,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各方普遍看好由此带来的优良创业环境和发展机遇,纷纷响应“海交会”搭建的交流平台,寻找大显身手的机会,完全在意料之中。
“双创”热潮的蓬勃掀起,给海内外人才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从中央到地方把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提振经济信心、激发经济活力的关键抓手,从政策倾斜、科技孵化、资金投入等各个方面为高精尖人才落户创业提供有力支撑。比如,广州今年初发布《关于加快集聚产业领军人才的意见》及配套文件,每年将投入7亿元、5年共投入35亿元支持“引智”,敞开胸怀集聚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产业高端人才和产业急需紧缺人才,此次更明确对海交会平台落户的人才项目提供3年150亿元投融资支持,如此求贤若渴的大手笔自然极具吸引力。
互联互通的平台效应,为海内外人才创造了与项目对接便利。从“留交会”升级为“海交会”,同时充分应用互联网优势搭建起更为开放的人才交流平台,吸引了阿里巴巴、沃尔玛、美的、万达、东芝、中国联通、广汽、招商银行、汇丰、碧桂园、联塑等乏世界500强企业进驻,越发更加凸显出广州乃至整个珠三角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的双重优势,大大提高了“中国硅谷”集聚产业和人才磁性,促进了作为东道主的广州和全国各地产业与人才的深度交流合作与融合,也必将释放出多重叠加效应促成各方共赢局面的生成。(南方网馨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