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让游学实至名归需打出“组合拳”

2019-07-26 09:03 来源:南方网 付彪

  暑假期间,很多家长都给孩子报了假期游学项目。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78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4.9%的受访家长为孩子购买过假期游学项目,小学高年级学生参加游学项目的比例最高。关于游学效果,75.0%的受访家长感觉孩子假期游学的收获通常都低于家长预期。只“游”不“学”、“游”多“学”少被指为游学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7月25日《中国青年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假期游学的好处当然有很多,比如可以增长孩子见识,拓宽孩子视野,也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有益补充,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途径。但遗憾的是,由于游学市场尚不规范,出现了游学机构良莠不齐、游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正如媒体调查,只“游”不“学”,“游”多“学”少被受访家长认为是主要问题,还存在实用性不强,收费高、乱收费,管理不规范、虚假宣传等问题。

  “游学”的规范称谓是“研学旅行”。2016年末,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研学旅行”正式进入公众视野,其本义是提倡素质教育。只“游”不“学”,“游”多“学”少,名不副实,既与游学初衷相悖,也令家长们叫苦不迭。这些问题源于相关机构缺乏自律,但也折射出监管缺失。

  比如,“研学旅行”相关规定对非教育系统的机构缺乏约束力,而这些机构主要由工商、旅游部门管理;对游学的实施主体、承办主体等,在法规上也尚不明确。于是,一些项目在普通旅游产品上打上“游学”的标签,价格立即水涨船高;一些项目以体验名校、提高语言为幌子,实际上就是带孩子转转校园、跟外国人聊聊天。

  游学关键在学不在游。让游学货真价实、实至名归,需要打出“组合拳”。首先,教育部门或学校要把好关。既要选择有资质的机构,还要与其一起做实游学产品。毕竟,游学产品不单单是旅游产品,更是教育产品。其次,要规范游学项目与实施标准。不仅要规范游学线路、游学内容、游学课程、评价标准等,还要和规范其他市场一样,制定相应的准入及退出机制,建立公开、透明的规则,形成健康的运营秩序。

  更重要的是,要切实将游学纳入监管视线。建立有效监管机制,比如畅通家长意见反馈和举报渠道,严查机构资质,适时进行专项整治;完善相关法规,明晰监管职责,升级监管手段,强化联合执法,对“黑中介”、高昴返利等乱象进行严厉打击,实施信用惩戒,提升违法成本。家长也应量力而行对待游学,兼顾自身情况和孩子兴趣爱好,选择适合方案,切莫盲目跟风。只有这样,才能还原游学真实意义和价值。

编辑:武海林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