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莫让“恶搞零食”给未成年人造成双重伤害

2021-11-30 10:31 来源:南方网 戴先任

  近日,深圳的张女士在14岁儿子的床头储物盒里发现了一堆疑似“计生用品”的盒子,仔细一看发现里面装的竟是一种“恶搞糖果”。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发现,有几十家店铺将零食包装成恶搞礼物,这些零食的售价在几块钱到十几块钱不等,大部分以礼盒装形式售卖,美其名曰“整蛊、恶搞”,一些商家还“贴心”地备注上“保密发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部分电商平台上,“恶搞零食”比普通零食更有市场,占据了零食店货架的C位。“网红恶搞零食”的消费者多为未成年人,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标新立异,“恶搞零食”恰恰抓住了他们的这种心理。但这些“恶搞零食”往往包装低俗,比如把糖果包装成“计生用品”或卫生巾,又比如在包装上印上“老婆乖乖丸”“老公温顺颗粒”等文字。中小学生接触到这些“恶搞零食”后,可能受到不良影响。

  另外,“恶搞零食”还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很多“恶搞零食”并没有标注生产厂家等信息,属于“三无产品”。江苏省苏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在对部分网红零食店开展专项突击检查的过程中发现,有两家店铺售卖的29种、503件网红零食存在问题,大部分是此类“恶搞零食”。

  “恶搞零食”从包装到食品本身都存在问题。内容低俗的包装和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可能对广大未成年消费者带来双重伤害:既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带来不良影响,还伤害未成年人的身体。

  加强对此类“恶搞零食”的监管刻不容缓。一方面,网络平台既要能尽好管理责任,对兜售“恶搞零食”的不法商家、主播采取下架、禁播甚至纳入“黑名单”等处罚措施,又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配合相关部门的惩戒工作。另一方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网红恶搞零食”的查处与打击力度,督促平台尽好管理责任。另外,学校、家长也要重视起来,引导孩子正确消费,对“恶搞零食”等“问题食品”说不。

  “孩子的钱最好赚”,不少商家深谙此理。但挣钱应取之有道,针对“恶搞零食”等坑害未成年人的“消费陷阱”,要加大惩治力度,筑牢未成年人的保护屏障。(南方网戴先任)

编辑:王沛容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