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ATION
封面话题
在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的指导下,广州再一次科学精准地调整了防疫政策。但与此同时,当前多点散发与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形势依旧严峻复杂。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才能胜利,切不可把优化举措视同为疫情防控松口气、歇歇脚。
让“精准免检”与“需检可检”相互衔接
11月27日起,多区陆续发布通告,无社会面活动的人员可以不参加全员核酸筛查。广州率先出台“精准免检”政策,大大减少了无社会面活动人群的病毒传播风险,有效节约全市核酸检测资源,展现出地方决策的温度。>>>更多
海珠“缩圈”,精准防控现成效
11月28日,《海珠区关于调整社会面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发布,进一步缩小管控区。这让大家看到了早日解封、早日清零的希望,为全市上下鼓足干劲、同心协力继续“战斗”注入了动力。>>>更多
核酸调整人性化,省钱省时更省心
11月29日,广州越秀区、荔湾区发布通告称:“长期居家老人、每日网课学生、居家办公者等无社会面活动的人员,如果没有外出需求,可以不参加全员核酸筛查。”这些群体不必再被核酸检测“拉”出家门,疫情对他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将进一步减小。此次调整也有助于缩短排队时间,减少人群聚集感染风险,可谓一举多得。>>>更多
多区解封,精准抗疫
11月30日,海珠、天河、荔湾、番禺、从化等多区发布疫情防控政策调整通告,宣布即日起解除全部临时管控区,并推出五项优化措施,强调“科学精准”。快封快解、应解尽解,尽最大努力减少因疫情防控给群众带来的不便——这句在朋友圈里刷屏的话,在这个冬日里把温暖送到了每一位广州市民的身边。>>>更多
风险区调整见精准,保需求解决显责任
12月1日,各区发布新的疫情防控通告,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新的高风险区。与此同时,广州全力保障群众生活必需品不停供、不断档、不脱销,做好各类个性化需求收集、物资代购、上门配送,志愿者24小时轮班分片包干,守护高风险区市民的生命健康。>>>更多
精准做好服务保障,保障特殊群体就医需求
12月2日,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强调精准做好服务保障,提高高风险区内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保障好老人、孕妇、小孩以及长期病患者等特殊群体的就医需求。这切实体现了防疫的根本目的——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封控不能“一封了之”,而应“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更多
非必要就别排长队测核酸了
12月3日,广州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指出,聚集性与点状散发疫情并存,社会面散发持续出现,人员密集场所聚集性疫情风险加大。身边“混管阳”增多,若非必要,就别排长队做核酸了。反正去普通门诊、急诊和公共场所,有绿码就够了。>>>更多
疫苗护长者 筑牢免疫墙
12月4日的广州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再次呼吁广大市民朋友尤其是老年群体尽快接种新冠疫苗。国内外研究和防控实践证明,接种疫苗是在疫情广泛传播情况下降低人群重症和死亡的最有效手段。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是重症的高危人群,然而目前广州市80岁及以上人口新冠疫苗首针接种率仅为52.7%。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必须加强老年人免疫接种。>>>更多
Spotlight
舆论焦点 / 11.27-12.04
“太空会师”举世瞩目 “航天强国”铿锵阔步
中国第十艘载人飞船在极端严寒的西北戈壁星夜奔赴太空,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于11月30日清晨入驻“天宫”,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相聚在中国人的“太空家园”。“太空会师”举世瞩目,“航天强国”铿锵阔步。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献。以此为新起点,全面开启航天强国建设新征程,中国航天人的脚步必将迈得更稳、更远、更铿锵有力。
申遗成功,让中国茶芬芳整个世界
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在推动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正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次申遗成功,使得以“平等、包容、互鉴、分享”为核心的茶文化成为全世界共同的精神财富。
能源保供有底让群众温暖过冬
随着寒意渐浓,供暖问题愈发成为群众关心的热点。一个“暖”字,不只连着老百姓的心情,更考验着各级政府的能力。要让群众身暖、屋内不寒,就要全力抓好能源保供、维系源头活水。可以预见,在集中供暖季,能源消耗量必定大为增加,煤、电、气等能源的供应不容有失。否则,冷的不只是一座两座城,更是老百姓盼望“暖冬”的心。
造假捡瓶子挣学费视频,唯流量者必“翻车”
“一个15岁的小女孩,脸上挂着稚嫩单纯的微笑,却要每天晚上靠捡瓶子卖钱交学费。”11月23日,某博主发布了这样一个视频,不少网友直呼“看了真心酸”。然而,这其实是博主诱骗女孩拍摄出来的作品。通过捏造假故事骗取流量,最终“翻车”的案例屡见不鲜,但总能赚取人们的“转评赞”。造假的恶性循环如果不予以制止,将会持续污染短视频的生态环境。要让短视频有流量更有能量,必然需要法律的守土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