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上午,正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在搬迁户汪显平家,同一家老少围坐在一起拉家常。他指出,移得出、稳得住、住得下去,才能安居乐业。要住得下去就要靠稳定就业,务工是主要出路。
生活过得好要依靠就业,就业既是贫困群众获得财富的有效方式,也是斩断穷根的根本之法。显然,要实现贫困群众的安居乐业,需要在就业的问题上多下真功夫、苦功夫、实功夫,让贫困群众能就业、稳就业、就好业,通过就业实现增收致富。当前,要做好贫困群众的就业工作,就需要念好“五字诀”。
加快信息建设,为贫困群众“谋岗”。要让贫困群众有工作可干,首先得找工作,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及早谋划,当好贫困群众的“服务员”,能够深入到贫困群众中进行摸底,对贫困群众的现状做到“家底清”。加快信息化的建设,搭建数字平台,针对贫困群众的实际情况,更有针对性地把就业信息推送给贫困群众,增加他们就业的机会。
加紧技能培训,让贫困群众“适岗”。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帮助贫困群众推荐岗位只是第一步,要让贫困群众能够“人岗相适”,还需要贫困群众有承担岗位工作的能力。这就需要在人才的能力提升上加大培训的力度,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贫困群众的技能水平,才能够让他们在新的岗位上能够适应。
加速产业发展,为贫困群众“造岗”。当前,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希望能够在“家门口”就业,这就需要让更多的企业从“外面”走“进来”。显然,可以通过释放政策“红利”,吸引更多的企业在当地安家落户,也要进一步推动农民工创新创业,推动本土产业的发展,为贫困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企业发展配送员工,实现企业和贫困群众的双赢。
加大帮扶力度,为贫困群众“送岗”。受疫情的影响,农民工返岗就业的步伐放缓了,要让他们尽快地返回岗位,就需要加大帮扶的力度。同时,把扶贫车间送到村,把公益岗位送到人,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为贫困群众送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就业岗位,更是送给了他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望。
加强保障制度,为贫困群众“稳岗”。稳就业就是稳民心,要释放稳就业的持久红利,就需要建立长效的机制,让稳就业不仅仅是对冲新冠肺炎影响,推动脱贫攻坚的有效方式,更在于让稳就业发挥持久的效力,能够真正地让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不是一阵风,而是久久为功的真心为民。
“人有恒业,方能有恒心。一个人有了就业,就容易安定;一个家庭有一人就业,就增加一分稳定的力量。”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实现中国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愿景,就业都是关键的一环,让群众有事可做、有钱可赚,通过努力工作提高生活质量,才能够让群众的获得感更强、幸福感更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更足更亮。(南方网婧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