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研究部署2020年“三农”工作。
“三农”问题事关国计民生,事关社会稳定,历来为党和政府所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家坚持做好农村改革整体谋划和顶层设计,确立了农村改革的“四梁八柱”。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方略,在国家财政收支形势趋紧的背景下,坚持把“三农”作为公共财政的支出重点,优先保障“三农”投入稳定增长。坚持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发展取向,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农业清洁生产。这些努力,使农业农村发展经受了各种风险挑战的考验,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从根本上确立了“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是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出的审时度势的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正是紧紧把握住了总抓手,即将过去的2019年乡村追梦、田野生金,祖国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广袤乡村大地,呈现出葳蕤旺盛的勃勃生机。
今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3277亿斤,比去年增加119亿斤,比历史最高的2017年增加45亿斤。除了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之外,我国棉油糖生产稳定,果菜茶供应充足。各地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稳定优化粮食生产,持续推进结构调整,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尽管受非洲猪瘟等因素影响,今年生猪产能下降较多,但随着保供行动在全国各地展开,各部门从财政支持、用地保障、金融保险等方面持续发力,当下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双双止降回升,出现可喜回暖趋势。同时,禽肉生产增加较多,牛羊肉生产形势较好,肉类供应有所保障。重点农产品保供给,“三农”压舱石作用得以发挥。
就在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研究“三农”工作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明年“三农”工作成效。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要集中资源、强化保障、精准施策,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短板;要压实部门和地方政府责任,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巩固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服务群众能力。这一重要指示,再次强调了明年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做好“三农”工作,为十三五规划完美收官、精准脱贫取得完胜、全面小康如期实现,指明了着力的方向。
我们要看到,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提和基础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要一鼓作气、乘势而上,集中力量全面完成剩余脱贫任务。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及时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帮扶。要坚持现行脱贫标准,确保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抓紧研究接续推进减贫工作。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补齐短板,必须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岁月不居,时不我待。现在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只有一年的时间了。而国际、国内形势依然严峻,容不得半点松懈,容不得一丝放松。明确时限、挂牌督战,巩固成果、防止返贫,希望的田野,就能如期绽放全面小康的光芒,就能兑现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困扰中华民族的贫困问题,就将得到历史性的解决,实现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的千年梦想。(南方网雷钟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