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巴扎黑
民政部官网日前发布公告,依据相关规定对已获得评估等级的23家社会组织作出降低评估等级处理。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中国中药协会,是唯一被连降两级的协会。
提到这个协会,想必很多人都联想到鸿茅药酒。
2018年初,因为发帖称鸿茅药酒是“毒药”,广州医生谭秦东被“跨省抓捕”,引发公众强烈质疑。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中药协会却顶着“冒犯众怒”的压力,在2019年12月21日召开中国中药创新发展论坛期间,授予涉事企业年度行业社会责任明星企业荣誉称号。
按照民政部的公告,中国中药协会之所以被连降两级,主要是“鉴于中国中药协会连续2年年度检查基本合格,同时受到民政部作出的警告并处没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
《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第三十条规定了六种已获得等级的社会组织被评估后降级的情形,中国中药协会占了两条,被连降两级也就不出意外了。
我们无从得知中国中药协会连续2年“基本合格”的具体原因,不过就受到行政处罚而言,基本上指的就是给鸿茅药酒等企业颁奖吧。
虽然依据民政部的公告,当时行政处罚的理由是“未设评比标准和评选程序”,可考虑到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作为国字头行业协会组织的中国中药协会,不但没有让社会公众见到其应有的作用,却因为争议而成为舆论焦点,严重丧失了公信力,只能说,其被降级一点都不冤。
行业协会组织是推动行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服务企业发展、规范市场秩序、开展行业自律、制定团体标准、维护会员权益、调解贸易纠纷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可近年来,有些行业协会组织的表现,却着实令公众大失所望。
有的组织行政化色彩浓厚,把协调服务变成了面向成员单位的“高高在上”“颐指气使”;
有的没有摆正行业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脱离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自嗨”,打着为行业利益着想的名义,降低行业标准;
还有的以表彰为名赚取私利,用协会招牌给企业站台,出卖公信力。
凡此种种,罔顾诚信自律,注定要栽跟头。
【作者】 张东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