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来自辽宁、内蒙古、山西的网民在中国政府网留言,反映因经营困难,通村客车不得不缩减班线求生存,导致发车减少,甚至停运,农牧民看病、务工等出行需求难满足。三地政府作出回复,表示正积极筹措资金,进行公交运营改革,重新恢复原有线路运营等。
一
与许多人想象的不一样,农村出行难,并不是没有接入城市交通网,而是农村客运“开得通、留不住”。
截至去年底,我国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分别达99.8%和99.7%,其中通公交(含公交化改造)的乡镇和建制村比例分别达43.9%和50.6%,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却出现了停运问题。以三地网民留言为例,他们遇到的并非是搭乘不便利,而是服务“断档”、跟不上。
一些农村客运为什么会陷入困境?主要是农村客流明显降低,群众出行选择更加多元。
一方面,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较为明显,一些偏远的自然村常年空空荡荡,难免出现“跑空车”现象;
另一方面,随着高铁、城际铁路加快建设叠加私家车日益普及,客运班线车在时效性、安全性与舒适度方面也不具有竞争优势,很难保持吸引力。
二
饶是如此,还是要看到农村有不少中低收入群体,日常生活中,家里有个急事、去医院看病、购买农资等,仍然依赖于农村公共交通。
因此,农村客运是保障人民群众出行的“托底手段”,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不能只讲效率和收益。
目前,农村客运大都实行政府定价,农村公交也实行普惠票价,就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兜底运输功能,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当然,也需直面经营者的困难,缓解企业生存压力。
目前来看,主要方式是提供财政补贴。比如,辽宁在农村客运车辆购置、运营、保险、一体化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补贴,山西在区分农村客运、城市公交等经营性质的前提下给予燃油补贴。这也变相折射出,农村客运的自我造血能力还比较差,可持续发展路径还不清晰。
三
那么,农村客运只有持续“输血”一条路可走吗?
不少地方正在积极求变、大胆探索。
既然地方客源较少,那就换个服务模式,把大客车换成小客车,每家每户都按需预约车辆,机制更加灵活,还减少了空置、空跑成本。
还有一些地方,客运站升级改造为“交邮驿站”,农村客运上搞起客货联运,不仅满足了群众出行,也增加了货运收入。
不少农村旅游资源丰富,农村客运顺势而为,开发出旅游班车、景点班车、团体旅游包车等旅游运输模式,拓展了多元收入路径。
从中,也可以透视如何解决客运行业面临的普遍危机。
自2012年全国公路营业性客运量达到顶峰以来,已经持续下滑,2019年降到了130亿人次,2022年全年只有55.87亿人次。
近年来,各地客运站纷纷陷入“关停潮”,但也有一些公司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通过合理调整存量规模、拓展站场服务功能、扩展旅游商贸服务、加强用地综合开发等,实现了市场突围。
事实证明,星星点点的客运站点、班线,充当了中国城乡交通运输版图中的毛细血管,在流动的中国里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完全可以找到新的方向,激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