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北京野长城频频“受伤”,管理部门去哪了?

2020-08-21 09:52 来源:南方网 王庆峰

  疫情趋稳后,京郊周边游热了起来。

  然而,黄花城长城却遭遇了这样一幕:有人在古长城上安置“焊梯”,安营扎寨;当地村民当起门票收费员;周边农家乐、民宿、钓鱼等生意兴隆。

  这一幕似曾相识。此前,箭扣长城也被变相收费过,当地村民说,如果不收费,来的游客就更多,收10元可以更好地保护长城,还能顺带解决村里劳动力就业的问题。

  这次被曝光,则隐约可见产业链的影子:旅行社举办活动,把游客拉到这里;村民摇身变成收费员,公开叫卖“扫码支付”;身穿“长城保护”工作服的志愿者,主动当起导游……

  无论什么理由,有没有产业链,能说明的事实只有一个:野长城“受伤”并非今天才出现的问题,而是反反复复、难以根治的问题。

  《北京市长城保护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不得利用长城开辟参观游览场所,不得擅自利用长城设卡收费或者从事其他营利性活动,不得进行各种破坏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的活动。

  法律白纸黑字,落实随心所欲,不禁让人怀疑,监管到底去哪了?

  一方面,规定就是规定,不能说考虑经济就网开一面,更不能把收费归结为“历史问题”。收费背后,是盘根错节的各色势力和不法利益群体,相关部门敢动真格吗?

  另一方面,野长城绵延不绝,覆盖范围广,监管难度大,但这不是监守自盗的理由,也不是巡视流于形式的借口。管理部门应反思一下,保护工作是不是有改善空间?

  当然,不去给未开放的野长城添麻烦,也是为文物保护作贡献,理应是每个公民的自觉。

  黄花城长城雄伟壮观,景色秀美,不仅是一份不朽的物质文化财富,也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对它的保护,不能打马虎眼,更不能打折扣!

编辑:杨格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