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的蜂
“我也想查看马云的银行流水。”
这句俏皮话,今天密集出现在中信银行微博下方。原因是脱口秀艺人池子和笑果文化打官司,笑果文化要求调取其个人银行账户信息,中信银行竟然乖乖配合,如实提供了流水。
池子(视频截图)
中信银行的做法,刷新了人们的认知下限。
我们知道,保护客户信息安全是一家银行的生存之本,没有身份证、没有调查令,银行就敢提供个人账单,这让公众还怎么信任你?
事发后,中信银行马上道歉,对相关员工予以处分,并对支行行长予以撤职。也许在他们看来,这已经做得很到位了。但在大众看来,还远远不够,至少有三个问题仍待解答。
其一:究竟是员工失误,还是配合大客户要求?
中信银行称,是个别员工未严格按照制度操作,但是据池子方面消息,中信银行回应是“配合大客户的要求”。这两个答案,有本质上的区别。前者是无心之失,没有主观意图;后者是明知故犯,是为了讨好所谓的“大客户”,不惜出卖自己的职业操守。
其二:如果是有主观意图,那么免职就完事了?
法律界认为,中信银行虹口支行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属于严重违法,甚至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如果确证存在主观意图,那么,相关人员不仅要被追究内部纪律责任,更要承担起法律责任。一句轻飘飘的免职,未免有点小看了这件事的性质。
其三:究竟是个例还是常态?资本是否无所不为?
整个事件中,最令人担忧的是,池子的遭遇跟每个人都有关系。如果银行能轻易屈服于“大客户”,是不是每个人的信息都在如履薄冰?牵涉到这个层面,恐怕不是银行自纠自查能解决得了的。银监会和相关部门也要查一查,这究竟是个例还是常态?
【来源】 叮咚快评南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