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女子失踪案一石激起千层浪。
最近有不少人变身名侦探柯南,猜测凶手身份,网络主播闻风而动,来到事发小区拍摄探秘视频。23日,网络上出现失踪女子已找到,丈夫被警方控制等消息,经媒体转发被迅速传播。杭州警方随后声明,网传“警方通报”系伪造。
好一出“全民破案”的闹剧。
不可否认,“睡觉时离奇失踪”“监控里不见踪迹”等描述很容易激起人们的好奇心,引人产生联想。然而,但凡有基本理性的人都明白,一个人绝不会在现实世界中凭空消失,小区监控或多或少存在死角,他人叙述也可能存在错漏。家人找不到不代表警方找不到,一时找不到不意味着永远找不到。搜查工作目前仍在继续,等到真相水落石出,也许人们就会发现所谓离奇事件根本平平无奇。
然而,一些“吃瓜群众”却仅凭真假难辨的描述就推断始末情由,甚至开始争论凶手身份。个中心态,有几成是对真相的关心,又有几成在挥洒表现欲,自己动手给现实事件披上侦探小说里诡异案件的神秘外衣,用以填补空虚无聊?网络主播之所以跟风“探楼”,正是迎合了人们的猎奇心理、娱乐心态,不择手段地换取流量。
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被娱乐化。将心比心,换作是自己的亲朋失踪,在寻人的紧张忧虑中看到网上众说纷纭,作何感想?主播登门造访,无疑打扰了小区住户,尤其是失踪者家属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对案件侦破有用的宝贵信息可能淹没在愈演愈烈的流言中,物理痕迹会被蜂拥而至的人群破坏。而伪造警方通报不仅不合法,还迫使警方分出精力作出回应。这根本不是帮忙破案,而是给破案添乱。
纷乱的舆论场中,媒体同样负有责任。
前有“杭州女子离奇失踪”的报道,后有“四川男子人间蒸发”的新闻,可是失踪就是失踪,哪有什么人间蒸发?又何必强调离奇?这样的标题显然有不恰当的导向,挑动着人们的猎奇心理。
而且,警方发布通报绝大多数时候都会在官方平台上公开,求证并不难,如果媒体忽略了新闻真实这一立身之本,不经求证就发布、转发信息,势必会带偏舆论,给相关人员及警方带来困扰,也消解着人们对媒体的信任。
“全民破案”本来可以是好事。了解情况的人积极作证,其他人不干扰警方办案、在警方有需要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媒体及时发布寻人启事、传递准确信息,才是全民出力寻找失踪者下落,帮忙破案。
案件往往伴随着不幸,与其为之兴奋,不如再品品波洛探长那句著名的“我荣幸地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