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念好境外电诈“防”字经,愿天下没有“孤注一掷”

2023-08-25 10:20 来源:南方日报 吴三川

   多个孩子被中介2万元一个带到缅甸,中国科学院博士被骗至缅甸一年,到缅北第一天就被拉去参观水牢……近期,有关缅甸电信诈骗的新闻屡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

图源:公安部新闻宣传局。

图源:公安部新闻宣传局。

  境外电诈的危害之深、手段之残忍,让人不寒而栗,从电影《孤注一掷》中就可窥见一斑。按照一些亲历者的描述,一旦不幸陷入“魔窟”,就意味着噩梦的开始:限制自由、酷刑压榨、层层转卖……真实的状况,比电影还要残酷,不断刺痛着人们的敏感神经:境外电诈猖獗至此,如何有效防范?

  正如有业内人士说:“不要以为电信网络诈骗离我们很远,实际上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受害者。”在一些人看来,学历越高、知识越多,掉入圈套的概率理应更低。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中国科学院博士的遭遇,再次验证了这一点:他在一年前有几万元的债务问题,后经介绍以为去新加坡从事翻译工作,但最终被骗至缅甸。

  “人都有两颗心,一颗是贪心,一颗是不甘心。”《孤注一掷》中的这句台词值得深思。一旦心怀“跨国高薪梦”,就难保不被盯上,无论学历高低,恐怕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只是骗子可能还会“因人施策”而已。有报道指出,有别于《孤注一掷》中的伎俩,电诈还衍生出了新模式,如将中国留学生列为新目标,从事电诈的人员也在变,“现在他们会找外语非常流利、文化知识水平较高的人员来从事电诈。”其隐蔽性和迷惑性,不可小觑。

  反诈工作重在跑赢套路,一次直抵人心的体验,要胜过一百次浮于表面的说教。一方面,宣传人员对于层出不穷的套路,不能止于感性认识,具体的操作手法要了然于胸,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取材于上万起真实案例的《孤注一掷》,引发观众强烈反响,也在启示我们,反诈宣传既要形式创新,也要内容“走心”,争取让人愿意看、看得懂、记得住。贵阳推出反诈“唤醒室”,湖州探索反诈“剧本杀”,这样的沉浸式反诈可圈可点。此外,还要突出“技防”,针对诈骗集团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的特点,推出反制平台,“用魔法打败魔法”。


编辑:王沛容   责任编辑:江海燕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