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总是输球快乐依旧”,“村超”的魅力从何而来?

2023-08-17 09:49 来源:南方日报 吴三川

  日前的一则新闻,又给火出天际的贵州“村超”的纯粹,添加了新的注脚:自今年5月开赛以来,四格队,这支临时拼凑而成、诞生不到两个月的球队,是全部20支球队里战绩最差的那个,他们一场没赢,净负39个球,却快乐依旧。

  如果说快乐是体育的内核,那么土到极致的“村超”,似乎让这个内核光芒毕露:在这里,任何人都可以是主角,即便是“最弱球队”四格队,也因其成为很多精彩进球的背景板,球员自嘲“最忙守门员”,而在聚光灯下放出“异彩”;在这里,人人都是流量推手,无论是村民自发组织、自娱自乐,还是用牛瘪、卷粉等当地美食宠粉,处处照见着政通人和,彰显着朴实至简,传递着好客之风。

  超越输赢,更显“村超”快乐本色:乐在重在参与,乐在享受过程的松弛感。不可否认,就竞技水平而言,“村超”并不算高,即使偶有“内马尔式彩虹过人”这样的亮眼瞬间,也难掩它和职业联赛的差距。不过这又何妨呢,草根足球主打的就是一个氛围感,正应了那句宣传口号——“人生就该有追球”:追的既是足球,也是对生活的热爱,是藏在体育里的幸福本源。

  贵州“村超”何以成为现象级的文化景观?广泛的群众基础,多彩的民族文化,便利的交通条件,原汁原味的赛事,诸多优势叠加,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但归根结底,它的出圈与其说是平地惊雷,不如说是厚积薄发。结合近期的实地走访,笔者对此有了切身的感受:在三宝侗寨,一名司机语带自豪地说,“我们这里的人,很会享受生活”;走进宰荡侗寨,鼓楼里唱侗族大歌的男女老少,旋律里尽是自由和磅礴,还有村民热情宴请……有理由相信,“村超”背后的快乐基因有迹可循,和这片土地形成了“超链接”。

  从这个角度看,诚如榕江县副县长陈再勋所言,“村超”模式不易超越,但可以复制和借鉴。事实也的确如此,不难发现,更多“村赛”正在多点开花:在“足球之乡”广东梅州,“白天踢村超,晚上看中超”,成为当地一种比较新的生活方式;在海南文昌,持续一个多月的排球“村VA”也赛出了名堂。长远来看,城市IP能否立得住,口碑是否可持续,“村赛”如何因地制宜,找准自身的流量密码,仍然有待持续深入探索。

  尽管“村超”一直有意和商业化保持距离,但这并不妨碍“体育搭台、经济唱戏”的规律再一次得到了验证。从刚刚落幕的联赛,到激战正酣的全国美食邀请赛,我们乐见体育的溢出效应源源不断,快乐就像绿茵场上那个“最圆”的足球,飞出这座烟火气拉满的小城,传递给更多“有追球”的人。

编辑:王沛容   责任编辑:江海燕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