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之琪
这几日,西北工业大学某“学霸”的作息时间表引发讨论。表格里除了安排紧促的各门课程,还有程同学自己的学习和活动计划:“做数学建模模拟题到凌晨六点”“21:00-次日凌晨4:00做数模培训题”……有网友直呼佩服,也有不少人质疑时间表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觉得这是不顾健康的做法,实在不能效仿。
对学生进行提点与督促是学校的责任。这种对同龄人之间“见贤思齐”的呼吁,于学生而言具有亲近感和说服力。从出发点上讲,高校分享优秀学生的日程规划和学习日常,媒体点赞宣传,都是希望能激发学生群体的进步动力,初衷是好的。
然而,宣传中也有这样的表述:“那一周,程泽堃做完模拟题时,常常已到早晨五六点,六点半回到宿舍睡一个小时,再接着去上课。”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若长期执行近乎“007”的作息,一味追求学术成果而弃身体健康于不顾,持之以恒的努力根本无从谈起,这也绝非“板凳能坐十年冷”的学术研究精神之所在。
让身体处于劳力伤神状态与优秀进取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真正能将努力当作习惯的人,是在把握生活和工作学习平衡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自己的潜能激发起来、不断扩展能力边界。一段挑战人体极限的作息时间、一沓荣誉证书和奖状,都不过是阶段性的表现和成果,而那个闲暇时同伙伴畅然欢笑、在绿茵场上奋力扑球的身影,不该被一笔带过。
对媒体而言,为新发掘的优秀人才加大光圈、凸显其“闪光点”而不去深究其进步动力之源,的确可以“速成”榜样,但有时也会将“榜样塑造”变得过于流程化,实在需要警醒。如果学校与媒体总走这类“宣传捷径”,则既不能起到鼓励人们学习榜样的作用,也会在无意中动摇人们的平常心,与呼吁社会关注榜样的初心背道而驰。
应当认识到,每个人的优势和极限都有所不同,既不必感到“压力山大”或直呼“内卷”,也不必为一些“天才式”的、不可复制的优秀产生落差感,或对这种优秀产生抗拒心理、给予否定评价。对个人来说,识别他人的闪光点并“择其善者而从之”,才是自身进取之道;对学校、媒体来说,树立榜样的想法可取,但解读榜样的视角需要更加多元、深入。
“榜样”没有统一标准。疫情期间,案板下认真上网课的小女孩被社会广泛关注,无数人因为看到“女孩眼中的光”而唤醒了自己对学习、工作、生活的热爱。这种平凡生活中的榜样力量,足以激发许多人的奋斗精神。
【作者】 陈之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