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层喷泉的“鲤鱼跳龙门”水景,削掉真山建的假山瀑布群……这不是大都市的星级酒店,而是陕西省摘帽不久的深度贫困县商洛市镇安县投资7.1亿元新建的一所“豪华中学”。
“再穷不能穷教育”,这是大众共识。但在一个刚刚摘帽的深度贫困县,这样的豪华中学,这样的建设,这样的投入,到底有没有必要?每一分钱是否都用在了刀刃上呢?
根据2013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通知》和2018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严禁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严禁超标准建设豪华学校。也就是说,加大教育投入与建设豪华校园,完全是两码事。
回过头来审视商洛县花费7.1亿元建设豪华中学,就会发现很多投入并不具备天然的合理性,也经不起现实的审视。媒体转引相关负责人介绍,校园内假山瀑布水景花费200余万元,并为此削平部分山体,建设防滑坡挡墙。全校附属工程绿化带、管网共计花费8000余万元。学校不是景区,这些附带的建设可以有,但没必要建设得如此豪华。这样的做法与投入,给人一种“投入的方向弄反了”的感觉。
此外,根据《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县级机关县级副职办公室面积不得超过24平方米。这所中学只是一所副县级单位,但是挂有“副书记”门牌的办公室目测面积超过30平方米,另一间挂有“课管处主任”标牌的办公室目测面积在30平方米左右。也就是说,这些人员的办公室面积是超标的。源于此,一个现实的问题也来了,这般大手笔的校园建设,到底是为了满足教育的需要,还是为了满足一些领导个人的需求?
更引人深思的是,这所豪华中学的建设,脱离了地方实际,与当地财政完全不匹配。公开数据显示,镇安县财政并不宽裕,2019年财政收入仅1.78亿元。但这所中学的投资高达7.1亿元,这意味着“该县需要连续12年、每年至少偿还5000余万元贷款”。这么重的财政负担背后,其实也意味着一点,当地没有量力而行,会让其他事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事实上,加大教育投入,从来都不是要建设豪华校园,而是将更多的资金与力量用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上。人才是学校的灵魂与核心,是最该加大投入的地方。至于领导的办公室、校园的环境,则需要量力而行,不应搞成奢华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
7.1亿元的豪华中学,是一条可以顺藤摸瓜的线索,主管部门应深入调查,看看这背后到底有没有失职渎职行为、招投标违规问题、贪腐问题等。只有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才是真正提升教育水平的举措,其他的举措都可能只是花架子工程。
文|龙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