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王梓佩
下载个人所得税APP查着玩,却查出自己还没毕业就已经工作还领了工资。近期,大学生“被就业”事件在河南、陕西等地多家高校频频涌现,内中情由值得关注。
大学生怎么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就业”?
很简单,学校里有人把学生个人信息透露给企业,企业拿信息去注册员工档案,通过假装给“员工”发工资,实现偷税漏税目的。如果不是个税APP可以查询就业情况,殊不知这种暗地滋生的猫腻何时才能被学生察觉。
对学生而言,还没走出校园,工作就有了着落,看似解决了就业问题,可事实上,这样“被就业”是一杯学生难以下咽的“苦酒”。
一来可能影响入学就业。“被就业”不是真就业,可这些子虚乌有的工作经历却会被记入真实档案,学生在申请深造或应聘时,如何对自己都摸不到头脑的就业经历作出解释?况且,哪个学生想拥有在这种挖空心思偷税漏税的公司工作的经历?
二来“被就业”关系到个人征信。有些企业为学生申报了应缴纳税款,而学生对此毫不知情,自然无法履行纳税义务。拖欠个税轻则影响个人征信,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严重的还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被就业”暴露出税收管理和信息保护存在漏洞。维护税收秩序和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自不必提,二者结合在一起,隐患无疑更为深重。
要想刹住“被就业”之风,显然不能仅靠学生自己动手查个税进行事后举报。
一方面,学生尚未毕业,其身份信息是如何通过审核的?不存在的员工冒领工资,为何迟迟无法被察觉?开户银行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相关部门有必要反思自身工作是否存在缺漏,进一步完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机制,并考虑如何扎牢篱笆预防偷税漏税。对于涉事企业,不仅要追究偷税漏税责任,还要审视其大面积搜集学生个人信息的行为是否已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需受刑罚制裁。
另一方面,或涉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还有高校成员。据报道,有的教师是以“找实习”等名义骗取学生个人信息,转售给企业从中牟利,甚至教师本人就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学生基于对教师的信赖,往往会放松警惕,而校方更是本就掌握着学生相当全面的信息资料。
因此,除了呼吁人们保护好个人信息外,高校必须亮明对于这一类事件的态度,严肃处理涉事教职工,核查是否存在其他尚未被发现的学生信息泄露、教职工不正当兼职、拔高就业率不择手段等情况,对学生负责,也对自身形象负责。
【作者】 王梓佩
【来源】 叮咚快评南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