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青的蜂
“不要穿过分暴露的衣衫和裙子,不低胸、不露腰、不露背,防止产生诱惑。”
8月31日,广西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雨无声”发布的一则“女生安全攻略”引起网友关注。一如既往地,女权话题再次引发了“舆论撕裂”。
反对者认为,女性穿衣自由是权利,而权利就是权利,不能倒退一步。刻意强调“安全攻略”,可能造成一种错觉,让女性以为“穿着暴露”是一种错,不利于平权理念实施。
支持者认为,穿衣暴露当然不是错,但“容易产生诱惑”是事实,“诱惑的女性”更可能被侵害也是事实。你可能阻止不了犯罪行为,但可以改变自己,试着去远离他们。
身份不同,背景不同,立场就不同。两种观点,都以“保护之名”出现,但操作思路截然相反。
你很难说清楚它们的对错。如果你有宏阔的历史眼光,当然希望全社会同心同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看到一个“穿衣自由”的社会。但着眼于现实,你也不确定这个社会是否存在,是不是“乌托邦”,多久才能到来,所以只能聚焦当下,“善意”作出提醒。
诚实地讲,作为一个男性、丈夫、父亲,我完全理解这份“善意”。如果你足够了解男性的想法,明白这个世界如何运转,就会发现“我可以骚,你不能扰”太难了,至少在短期内,是不太可能改变的。站在这样的角度上,对妻女作出如此提醒,不也是人之常情?
回到“女生安全攻略”上,可能校方没想那么多,只是基于现实,像父亲叮嘱女儿、丈夫叮嘱妻子一样作出了提醒。但是校方毕竟不是父亲,也不是丈夫,它站的是公共立场,使用的是公共话语,哪怕在“不过分暴露”上体现了用词斟酌,也的确会让部分女性不舒服。
如果你留心观察,类似的“舆论撕裂”可能出现过无数次了。“撕裂”可能会导致沉默,在不理解中相互对抗,但也可能是件好事——当越来越多公共机构更加慎重地表达,当越来越多男性意识到对女性的尊重,我们的子孙后代,或许会找到一种共识,踏上更好的解决进路。
但着眼于当下,我仍然坚持“善意提醒”的必要性,也希望更多人能理解这份“善意”,最起码不要把它理解成“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