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近日,有网友发现,广西大学个别学院一楼大厅内设置的书记、院长信箱对着摄像头,无法保护投信者隐私。11月12日晚,广西大学回应称,信箱主要用于收集师生员工“急难愁盼怨”问题,以便更好地帮助师生员工解决困难。设置时未能充分关注到投信者的隐私,现已彻底整改。
摄像头“监控”意见信箱的事情,并非偶发。就在一个月前,有媒体报道,有摄像头正对着四川省万源市纪委监委驻文体旅局纪检监察组设置的举报箱。此事也引发网络热议,其后当地将举报箱撤下,寻找合适地方重新安装。
而在更早的2014年,据披露,山西省委巡视组到某县巡视时,该县县委书记要求安装摄像头对准省委巡视组设立的2个举报箱,强调“要能保证举报箱的位置在监控可视范围内”,以此掌握举报人和举报情况。这也导致一段时间内,举报箱内都未曾收到群众的举报信。
可以想见,一个个被摄像头“盯”住的举报箱,必然会空空荡荡。而这样的空空荡荡,却会被用来佐证该单位“平安无事、风清气正”。尽管这很讽刺,却成了一种现实。
表面上看,摄像头似乎只是拦阻了前往表达真实意愿的人们,实则此举在每一个有想法、有意见、有情绪的人那里,无异于添加了一把锁。“盯”着意见箱的摄像头,就是权力的技术性延伸,也是对民众表达正当诉求权利的直接干预。在这样的“禁锢”之下,人们只能隐忍,按下说法的想法。
公开设置意见箱,本是群众行使监督权,合法反映意见与诉求的必要渠道。但把很多工作制度虚化为形式主义的做法,并不鲜见。甚至越是到基层,越是五花八门,各有各的应付高招。久而久之,严肃的政令、政策也被消解弱化了。
这样对问题如临大敌般紧张的做法,并不可取,也完全没有必要。一个单位、一个地方治理的情况究竟如何,老百姓是有发言权的,来自底层的意见和建议,本来就是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领导者非但不能被动地接受意见,还应该主动去听取老百姓的声音。
任何时候,上下互动、沟通交流都是把事情办好的不二法门。堵住了意见箱,就等于关闭了与民众沟通的渠道,不仅老百姓的利益无从表达,也会丧失与社会对话的能力。
为政有哪些得失,办事有哪些缺失,这些认知不会凭空而来。而来自底层的意见和建议,就是治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有了这样的问题意识,才会有问题导向,才会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行稳致远。
只要多一些真诚和坦率,只要多一些服务意识,只要多一些平等交流的思想,很多事情并不会如想象的那么艰难。说到底,遇事还是要先解决事,这是最省时省力省心的破解之道。反之,总想着走捷径,总想着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只能让问题越来越复杂。(龙之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