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辞典者,通常为某一特定领域的基本知识典范,不单有知识类型学意义上的,还有文化阐释学意义上的。前者如中国古代有“辞书之祖”之称的《尔雅》和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后者如18世纪法国思想家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技艺分类词典》。两种不同的辞典概念涉及不同的编纂方式和使用目的,也在编者与读者之间构成两种不同的“链接”:一种是单纯的知识链接,另一种是“知识+文化+意义阐释”的复合型链接。
摆在眼前的这部《岭南文化辞典》就是一种复合型文化辞典。它有其特定的知识边界,即岭南地区文化谱系,涵摄岭南地区的地缘、历史、文化、艺术、语言、人口构成、经济和人物等要素,同时又展示出超越岭南的普遍文化意义。全典19卷,配有前言、附录、插图、照片和后记等,总计510万言,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和广东岭南古籍出版社出版。据我所知,这是迄今国内最为完备周详的一部地方文化辞典。
之所以看重这部辞典,首先因为我的阅读范畴一直包含专业辞书,目的是扩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存。另一方面,岭南是我大学求学之地,曾欣鹿洞聆堂奥,总羡鹅湖辩理心。所以,收到这部辞典之初,我一如既往地翻读该辞典的前言、目录,并选读了各卷分类中一些词条,包括我有所了解的或完全陌生的,直觉有趣的或不太明白的。这种选择性、扫描式的读法难免挂一漏万,却也近乎图钉挂画,管窥大致,使我有机会重温岭南文化的一些“旧闻”,也获得不少“新知”,引发我对岭南文化乃至一般文化议题的思考。
《岭南文化辞典》首先是一部岭南文化知识的集大成,编者较为充分地兑现了他们的学术承诺。但编者的立意并未止乎此,比如,地理卷中的词条“韩山”,不足百字,不仅解释了“韩山”改名的历史与文化因由,并通过陈述韩愈对岭南文化繁衍生长的独特贡献,精确传达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之间的深远互动,破除人们把岭南文化习惯性视为“边缘文化”的思维定势。类似的还有诸如地理卷之“灵渠”、饮食卷之“传统食俗”和武术卷之“拳种·拳法”中的许多词条。现如今,人们对粤菜的盛名已经了然,无论是公认的四大菜系还是八大菜系,粤菜均在中华饮食谱系之中。但又有多少人了解,烤乳猪等广东食俗其实滥觞于战国之初,到明清时已播及域外,登上东亚、东南亚乃至欧洲多地食谱。读过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条解释,你不难体察到,饮食文化的地方性生长与跨文化传播有多么久远和强劲!更具普遍说服力的还有岭南武术文化,人们比较熟悉的是,通过李小龙、成龙等影星的成功示范,“中国功夫”已成全球流行的中华文化符号,连“功夫”(Kungfu)这个汉语音译也已收录于现代英语辞典。不过,倘若想确切了解这一概念何以成为国际通行的标准用法,查阅《岭南文化辞典》武术卷之“拳种·拳法”分类,必定是大有裨益的。
《岭南文化辞典》充分而清晰地展示了岭南文化的知识全谱,也蕴涵了丰富而深厚的跨文化意味,对于时下日趋火热的文化探讨,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既具地域特色又具多维面向的文化坐标。该辞典的前言将岭南文化的特质概述为“原生文化”“边缘文化”“商贸文化”“移民文化”“贬谪文化”“华侨文化”“江海文化”7个方面,确认其为“要素齐全、结构完整、层次丰富、特色鲜明、高度成熟的区域文化形态”,表现出“较强的开拓性、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变通性、务实性、适应性”的“文化性格”,这样的概述相当精当。由此值得关注的学术焦点是: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岭南文化究竟何以形成如此丰富多样的文化特质?又何以从中华文化的“边缘”走到今天中国、东亚乃至世界的“文化前沿”?
近代以来,岭南文化具有更开拓外向、灵活变通、务实为生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促进岭南文化从边缘走向前沿的主要动因。更何况,唐宋以来,由于韩愈、刘禹锡、苏轼等文化人物的巨大影响,极大促进了岭南文化的重教崇礼——只需浏览一下这一时期岭南地区的书院、礼仪和民俗活动的相关词条就会一目了然——这显著推进了岭南文化的开放和发展。如果说,在传统社会条件下,岭南文化面向中原文化的开放是其走向前沿和兴隆的动力,那么近代以来,岭南文化的进一步开放则让其进至前沿并赢得国际关注。
今天,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智能化国际焦点区域。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占全国外贸的比重达20.1%。其中,“新三样”产品——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及太阳能电池的出口表现尤为突出。诚然,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诸多影响因子,但文化的持久影响无疑值得重视和探究。或许可以说,人们从这部《岭南文化辞典》中所能读出的,不仅是这一地区文明与文化演进的历史进程,而且还有涌动在这一历史进程深处的内在精神脉络。明乎此,编辑出版这部辞典的意义也就不限于文化学术本身,还有助于促进岭南地区的现代化实践,再考虑到粤港澳大湾区当今的区位优势与发展潜能,其意义也不止于岭南乃至中国,而将具有更普遍的文化价值、产生更广泛的国际影响。
(作者万俊人,为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