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光明网评论员:不再优待教工的食堂,也是平等意识的课堂

2024-05-27 11:48 来源:光明网

  近日,广东省珠海市教育局发布通知,要求市直属学校食堂逐步取消教工食堂,推行师生“同餐同菜同价”。

  要求市直属学校食堂自今年5月起,面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开放,原则上不得设立教职工食堂,做到“同样的饭菜、同样的质量、同样的价格”。实施“同餐同菜同价”制度,教师能够直接、准确、高效掌握学生对食堂服务质量的评价及意见,对食堂原材料采购、每周食谱、菜品质量、饭菜价格等进行日常监督,提升学校食堂服务保障水平。

  根据媒体的梳理,这不是第一个出台类似措施的城市。据报道,2023年9月1日起,浙江宁波实行县域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制度,取消教工食堂,实行师生同餐。此外,截至2021年5月底,浙江丽水全市270余所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已全面打通师生食堂,实施教职员工全员陪餐,18.4万学生与老师同一个食堂就餐。

  取消教工食堂对于保障食堂质量当然是有好处的。这意味着取消了教工的小灶,他们必须和学生同饮食。既然老师也得吃,那么学校应该也会对食堂餐食更上心一点,无论是卫生还是菜式、营养,都有望得到提高。

  当然这个理由听着也颇让人感到怪异——难道教工不吃,学校的食堂就没有保证?这个逻辑本身就值得深思。这或许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本该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至少在食堂方面做得还不够,学生的权益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但无论如何,取消教工食堂依然是值得鼓励的,这至少是一种形式上的倒逼,学校必须把学生的饮食重视起来。

  而从另一个层面说,这个举措不仅是食堂质量的升级,其实也贯穿着一种最起码的教育理念——平等。仔细想想,为什么教工要和学生分开吃饭呢?教工是有什么特殊的饮食需求吗?似乎很难找到一个符合现代理念的理由,去给教工别灶合理化。

  所以,取消教工食堂,也是教育理念的一种回溯。正如很多网友评价的那样,“早该如此了”。相信没有任何一所学校会堂而皇之地否定“平等”的价值,食堂其实也就是一个课堂,理当在这里用实际行动告诉学生何谓平等。

  其实网友评价的“早该如此”不是什么多高的要求。早在2019年,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中就要求,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应当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

  从现状看,仅有部分地区全面落实这项规定其实还不够。其他地方应当赶快跟进了,这不是一个多高的要求,教书育人的地方还要划出三六九等,这本身就很不应该。

  当然,网上也有些人觉得,教工食堂可能会让师生感到拘谨,对措施的前景表示担忧。但仔细想想,之所以拘谨,是不是还是因为平等交流的机会不够多?师生之间还不太习惯一种生活空间里的相处?那么正好,食堂提供了这样一个场所,老师和学生都应当在这个场合里,在满足口腹之欲的语境里,尝试抛开清晰的身份之差,去理解一种更为根本的价值和理念。

  光明网评论员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