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横店“童漂”为标题,有媒体近日对影视行业中的未成年人赛道进行了跟进。据报道,2022年在横店拍摄的电影、网剧、电视剧等影视文化作品中,有230部有未成年演艺人员参演,人数达6000多人。为了赶通告,很多“童漂”家庭需要随时中断工作和学习,频繁往来横店,当被问及理想时,受访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当明星”。
小小年龄就在成为明星之路上闯关的故事,已不是新闻。围绕童星培养而形成的产业链,其实也已经成熟。这种养成模式随着互联网媒介的迭代,有了一些新的动向,比如儿童网红和其背后的MCN机构兴起,但争夺的仍是一块资源,本质上仍是一种逻辑。这次报道中值得关注的是,在明知其需要高资产、高精力投入的前提下,似有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卷入了这场豪赌的赛道。就像报道里所言,“童漂”不但没有报酬,甚至还需要“带资进组”。
事情比从前更荒谬,引发的批评声浪却并不高。观者与论者批评的立足点似乎正在松动。曾几何时,所谓的明星赛道之外还有普通人的赛道,即一种按部就班累积、逐层逐步上升的通道,一种日常且健康的价值观的投射。以这样的通道为尺寸,对投机、豪赌式思维的批评才有的放矢。不然呢,批评“童漂”家长让孩子过早成人化,卷在考试升学赛道上的孩子就更好了么?批评“童漂”的童年时空压缩,奔跑在培训班路上的孩子就与此不同么?关键是,普通孩子的未来也并没有更多的确定性。
批评松动的原因,隐隐地,还来自于一种社会职业结构变化的动向。普罗大众正在判断,带着哪些特点的谋生方式,还有可能在阶层板结中获得一些活动的弹性。“明星”当然是,但其概率之小,“童漂”家长们同样心知肚明,若干受访家长的答案很是清醒,言之目标是“做个二三线演员”,或者并没有明确目标,只是先学表演,或者先积累知名度。他们潜意识里看重的,是一种“被看见”的机会,以及这机会背后虚拟资本的积累。
社会生活正在经历媒介化进程,知识、伦理、审美都必须经过媒介这一中介,各种行业与赛道经过媒介逻辑的淘洗,或被赋能、或被解构。而“被看见”,则是媒介逻辑的基本面,观点借此传递、资本借此增殖,普通人借此改变命运。想想近十年新崛起的群体,或者处于上升期的职业,无不是来自于“被看见”的变现。普通人在这样一波媒介化进程中得到的启示,就是在物理空间的资产之外尽早积累虚拟(数字)资本,包括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上“养号”“增粉”,立人设、扩知名度、变为垂直领域的KOL,不断提升转化率。
普通家庭挤上“童漂”赛道,也许正是摇摇晃晃走上了这条虚拟资本积累之路,“明星”只是这种积累的可能形态之一。即便前路还如此模糊,人生与职业方向还如此不确定,但这就像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一线城市购房一样,确实是普通人可争取的翻身机会。这机会即使不是唯一的,也是为数不多的。人们面对“童漂”家庭的复杂心态,大概源于此。
光明网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