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粤来粤好——2014年网络名人看广东”联合采访活动现场,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还跟各位网络大V就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第三产业的发展、村组债务等问题做了介绍和交流。(7月25日南方网)
对于东莞,人们并不陌生,这个位于广州和深圳这两个特大城市中间、被誉为“世界工厂”和“中国制造业之都”的广东开放城市,其知名度指数在中国地级市排行榜上肯定是名列前茅的。但人们也并未忘记,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东莞的制造业遭遇“寒冬”,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自2008年以来,东莞就一直在寻找和探索产业突围之路。借助省委省政府“腾笼换鸟”产业转型升级政策,东莞近年来积极作为,主动有为,全力以赴,在推动产业科技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作了极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下面一组数据或可佐证:2012年,东莞全市GDP达到5010.14亿元,同比增长8%,经济规模国内排名第八。2013年, 全市GDP增至5490.02亿元,比上年增长9.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0.09亿元,下降0.3%;第二产业增加值2518.88亿元,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2951.06亿元,增长9.4%;三大产业比例为0.3:45.9:53.8。2014年上半年,预计全市GDP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11亿元,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66.9亿元,增长15.5%。
尽管每年的数字看上去都是在增长的,令人振奋,但是,在数据的背后,也有人看到了其潜在的隐忧,因其制造业所占比重较大,如果全球经济环境一有风吹草动,东莞制造业这根脆弱的神经是禁不住要“感冒”或“打喷嘴”的。因此也不得不承认,东莞在制造业方面的转型升级还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产业转型升级之路还很漫长,这也是摆在东莞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的重要课题和重大任务。
在此次网络名人和媒体记者看广东活动中,我们发现,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在与网络名人面对面互动交流中,对网络名人提出的诸多问题回应时体现的坦率、真诚,不但赢得了网络知名“大V”的点赞,而且让人对东莞产业转型升级增添了信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下面这段文字:“东莞大力引进科技创新平台、推动科研成果在东莞转化落地,目前全市拥有公共科技创新平台16个,行业技术平台12个,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12个,省级以上工程中心78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1家;东莞创新科研团队21个,总量位居全省第三位,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均居全省第三位。”从中可以窥见到,东莞从前几年起,就一直探索和倚靠科技创新来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无论是科技创新平台、行业技术平台、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还是省级以上工程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抑或是创新科研团队,都位居全省前列。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助推下,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东莞将凭藉着进一步的科技创新,定会鼎力东莞的产业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其产业“突围”之路亦将愈走愈宽,并将打造出具体广东特色的产业转型升级的“东莞样本”。一如活动采访团成员、网络名人@许大立所发微博:“改革开放,东莞先行。外源经济,遍及五洲。‘三重’建设,新生产力。深化改革,全面推行。开放经济,雨后春笋。科技金融,推三融合。转型升级,前程广阔!”对此,人们拭目以待,更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