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又是一年开学季,一批学子迈入人生新阶段,开启对大学生活的探索。在正式上课之前,新生需要完成大学第一课——军训。作为踏入新阶段的重要里程碑,军训的意义非同一般、不可小觑。
军训之义,在于强健个人体魄、锻造钢铁意志。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改善明显,大学生体质则出现一定程度下滑。作为新生们大学生活的起点,军训具有一定的运动强度,不仅能野蛮学生们的体魄,而且能在他们心中播撒运动的种子,助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军训大多在夏秋季进行,学生们需克服烈日炎炎之难关,在一次次咬牙坚持中锤炼意志,形成不怕苦、不喊累的坚强品格。
军训之义,在于培养团结观念、增强集体意识。军训之初,同学之间并不熟悉,班级凝聚力也较弱。而军训的自我介绍、唱军歌、汇操表演等环节无疑给新生们提供了一个接触、了解彼此的机会。另外,军训中的齐步走、正步走、跑步走等项目考验的是团体的默契度与配合度,在一次次的训练与磨合中学生们逐渐明白团结一致与合作互补的重要性。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只有集体中的每个个体齐心协力、目标一致、共同奋斗,才可成就集体的荣耀与个人的辉煌。
军训之义,在于加强国防教育、助燃爱国热情。在军训中,学生能够接受一定的国防教育,增进对军队的认识,了解更多的军事知识。大部分高校军训的教官由现役军人或退役军人担任,教官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流露的英勇热血与爱国热情,能够在无形中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们保家卫国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增强学生们“功成必定有我“的报国决心。军训后,学生们心中的爱国热火无疑将燃得更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心声无疑将响得更亮。
军,是以军人的气魄与品格严格要求自己;训,是在锤炼和磨难中牢记并落实谆谆训诲。我辈青年当认真完成军训任务,培养刻苦奋斗的坚强毅力,增强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筑牢爱党爱国的精神根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拼搏向前、笃行不怠!
作者:张汇纯(华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