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下发已经满月,中央层面已经建立了专项工作机制。河北、黑龙江、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西、陕西和青海等多省份陆续印发文件落实基层减负,其中推行“无会月”,严格控制会议时长是重要部分。(4月11日人民网)
作为传达精神、部署工作、解决问题、促进落实的一种形式,会议本身具有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一些烦琐冗长的会议,如同一块块绊脚石,绊住了基层干部走村入户的脚,甚至滋生了“以会议落实会议”的不实之风。其实,不管是开什么会,会议时间过长必然会导致其他的工作时间被压缩,使得干部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应该重点处理的重大事务上,只要能传达最有价值的信息,解决最重要的问题,时间短些反而更能印象深刻。
工作时间被过于冗长的会议所占据,工作计划时常被打乱,每次只能加班完成工作,实属基层干部的无奈。针对会议时长过长的问题,江西印发的措施中规定,全省性重要会议的讲话、报告等一般控制在90分钟内,主持讲话一般控制在20分钟内。陕西要求,除省党代会、省委全会、省“两会”等会议外,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出席全省性会议讲话一般不超过70分钟;专题会、座谈会等其他会议领导讲话一般不超过30分钟,已印发书面材料的,发言时不照本宣科、时间一般不超过8分钟。一项项规定,都在督促干部练就“长话短说”的会议本领。
人的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一个成年人能聚精会神的时长大约是两小时。一般情况下,会议时长超过90分钟后,人的思维就不再活跃,对于信息的接受能力便会下降,不利于有效解决问题,还会让参会人员“身心疲惫”。压缩会议时长,对会议流程能缩则缩、能减则减,杜绝空话套话,锚定目标“长话短说”,是减负工作的关键。让会议时间成为紧缺的资源,在正式召开之前就和发言者约定好讲话的时长,让大家在发言之前都做到“心中有数”,有意识在规定时间内讲完关键内容、解决重要问题,对无时间限制的会议拖延说“不”。
在开会中能否落实“长话短说”,关键在于是否把“时间成本”的概念放在心上。练就“长话短说”的会议本领,要从会议前的准备、会议中的控制、以及会议后的收尾等每个流程上下功夫,确保所有参会人员在会议开始前就了解会议的目标是什么,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在主题上,“心往一处想”确保会议过程中“劲儿往一处使”,成功压缩会议时长,定能提升会议效率,从而让干部将时间运用在更有价值的地方。(南方网刘厚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