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文明互鉴”成全球热词说明了什么?

2019-12-03 09:37 来源:南方网 高谭

  《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19年十大流行语,分别是文明互鉴、区块链、硬核、融梗、“××千万条,××第一条”、柠檬精、996、“我太难/南了”、“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霸凌主义。“文明互鉴”已成为全球“热词”,在国际、国内媒体上广为传播。

  评选、发布年度十大流行语已成《咬文嚼字》的惯例。年度流行语“出镜”频率高,具有广泛的流行性,凝聚了时代的缩影,记录了对社会的观察,蕴含了对生活的体悟,反映了观念的变迁,每次发布往往都会受到高度聚焦,并在社会上产生热烈反响。“文明互鉴”不仅入“十大”行列,而且成全球“热词”,显然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让我们感到无比自豪和振奋。

  “文明互鉴”成全球热词,说明“中国声音”在全球范围内的反响越来越热烈。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无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2014年3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强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并在过去的五年多时间里在很多重要场合倡导文明之间应该加强交流互鉴。“文明互鉴”成全球热词,这是“中国声音”在世界广泛传播、激起热烈反响的生动表现。

  “文明互鉴”成全球热词,表明“中国主张”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同。互鉴,即相互借鉴;文明互鉴,即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加强交流,相互借鉴。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世界历史的十字路口,美好的希望与严峻的挑战并存。文明交流互鉴不仅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也成为中国推进全球治理改革、解答时代命题的重要主张。“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文明互鉴是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习近平主席阐述的“中国主张”内涵不断丰富、影响不断扩大,在国际社会达成越来越广泛的共识。

  “文明互鉴”成全球热词,昭示“中国理念”越来越深刻地启迪和影响着世界。历史的发展、社会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滋养和引领;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也需要从不同的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离不开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国不仅一直坚定地呼吁国际社会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提出建设性、可行性的“中国方案”,而且身体力行,致力于为推动文明互鉴、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中国担当”。“一带一路”优质全球公共产品的倾力打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全球首创,等等,不仅显示出文明互鉴、扩大开放的“中国姿态”,而且为世界共同繁荣发展创造了更多机遇、释放出更多红利,进而让文明互鉴“中国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推动完善全球秩序治理中产生着积极和深远的影响。(南方网高谭)

编辑:武海林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