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各国利益交织空前紧密,各种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世界越来越成为命运相连的“地球村”。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外交秉持什么样的理念,如何处理自身发展与世界共同发展的关系,不仅关系中国的国际形象,而且关系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共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正确义利观。秉持正确义利观,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更加凸显出责任与担当。(8月12日人民网)
“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同一个地球同一个梦想,70多亿人共同生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也的确应该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共同发展。从“亚洲新安全观”到“核安全观”,从“中国版文明观”到“正确义利观”,从“真、实、亲、诚”的对非主张到“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习式外交”理念已经赢得世界喝彩。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启“共赢主义时代”。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强调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区域层面“命运共同体”到世界层面“命运共同体”,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到“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既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愿望,也体现了中国与各国合作共赢的理念,提交出一份思考人类未来的“中国方略”。
共建“一带一路”,共享发展福祉。“一带一路”可以把亚洲市场和欧洲市场连接起来构建一个大型经济区,进而帮助沿线国家融入全球经济。截止目前已有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这些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63%和29%。可以说,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已经开启了“共赢主义时代”,开创了互利共赢、非零和博弈新模式。
共建“亚投行”,谋求新发展。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在同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会谈时表示,为促进本地区互联互通建设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方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今年1月16日,备受瞩目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开业;6月29日,57个创始成员国的高级官员齐聚北京,签署《亚投行章程》。共建“亚投行”,充分表明中国在与各国一起建立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在为亚洲和全球发展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办好G20杭州峰会,为世界经济注入“中国动力”。当前世界经济虽已逐步走出低谷,然国际金融危机负面影响依然存在,一些国家经济尚未摆脱衰退,即将于中国杭州举行的G20杭州峰会就将聚焦世界经济面临的核心挑战和突出问题,创新增长方式、挖掘增长潜力,并进一步推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向世界传递“中国信心”,也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中国动力”,诠释出中国的大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愿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可以肯定,在“习式外交理念”指引下,以“一带一路”、“亚投行”、“G20杭州峰会”为载体,必将促使更多国家和地区在互利共赢中找到利益支点,在共商共建共享基础上让更多人民共享世界美好未来。(南方网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