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财政下达资金100亿元,再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支持夏收和秋播生产。“真金白银”的投入和支持,有利于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必将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我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长期以来,我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不仅做到了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而且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极其了不起的成就。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已经喜获十八连丰,全年粮食产量已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但是粮食安全的问题一刻都不能松懈。当前,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出警告称,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约有17亿人将面临贫困和饥饿。
图源:视觉中国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之下,我国要解决好14多亿人的吃饭问题,显然需要下非常之功。从全国两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深刻阐述保障粮食安全问题,到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条底线,再到眼下中央财政下达100亿元资金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一系列举措,都是端稳中国饭碗的有力行动。
农民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而对广大农民来说,最怕的是种粮不挣钱。辛辛苦苦劳作一年,到头来却并无所获,种粮的积极性必然会大大降低。为了切实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一系列“给力”政策相继出台。无论是发放种粮补贴,还是不断提升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包括这次发放农资补贴,有实打实的好政策为种粮农民撑腰、兜底,农民种粮有补自然也就心中有谱,最终的结果则是“丰收基础稳,大国粮仓牢”。
当前,正在进入三夏大忙时节,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我国夏粮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在这样的时候,中央财政下达100亿元农资补贴资金,无疑将为全年的粮食生产提供动力、奠定基础。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确保补贴资金落实到实际种粮的生产者手中”是一条硬杠杠,这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发放时负责任,另一方面也需要纪检监察等部门管去向,谁要是敢动种粮农民的“奶酪”,就一定会付出代价。
将好政策都落地,让农民增收和粮食丰收同步,让种粮农民心中有谱、口袋有钱,中国就有能力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南方网高永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