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郁郁葱葱的红树林,大片变得灰败、暗淡。随着大面积死亡,红树林的茎干、呼吸根和叶片出现大量白色粘性物质。近期,中央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广西开展督察发现,北海铁山港东港区榄根作业区施工致大面积红树林死亡,部分红树林甚至被直接砍伐。
红树林,被称为“海岸卫士”“海洋绿肺”,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在消浪护岸、净化海水、维持近海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科学研究与生态体验等方面有着陆地森林不可取代的作用,具有极高的生态服务价值。然而,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直属大型国有独资企业——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生态环保意识淡薄,下属多家港口环境问题突出,北海铁山港东港建设违规施工,造成大片红树林死亡。
其实,广西红树林问题并非首次出现。从2017年12月红树林受损面积约为8.25亩,到2018年10月扩大至71.55亩、2019年6月再增加至141.3亩,再到2020年5月5日红树林受损面积高达257.67亩,面对中央环保督察的点名批评以及当地环保部门6次下达整改通知书,北部湾港务集团及下属企业仍然我行我素,顶风而上,无视中央连续开展环保督察与环保执法的高压态势,无视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树林资源保护条例》在内的环保法律和法规,违规围填海、破坏红树林,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诚如专家表示,其虽然存在修复的可能,但难度大,成本高,时间长,估计需要6到10年。
何以如此?首先,北部湾港务集团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大型国有企业,对红树林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问题汲取教训不深刻,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发展理念,其根本症结在于一些领导干部至今仍未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醉心于追求经济指标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没有严格落实环保主体责任。其次,虽然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均指出其下属企业存在环境违法问题,但北部湾港务集团未深刻汲取教训,既对当地环保执法部门的处罚与整改要求多次拒不执行,又对督察交办问题敷衍应对,不愿为、不敢为,监督管理形式化,导致督察整改走过场。
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一方面,国有企业要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推动者、实践者,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发展的包袱,而是经济发展的导航仪和定盘星,抓好了不仅会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更会显著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另一方面,针对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碰硬,甚至存在敷衍应对、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必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通过问责倒逼各地和企业重视环保、扭转错误政绩观念,给哭泣的红树林一个交代。
“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好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绝不容越雷池一步,只有做到在生态面前再小的地方也不能破坏,在保护面前再大的诱惑也不要动心,美丽中国画卷才能更好铺展在人民面前。(南方网安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