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地评线】南方网评:别让谣言挡了防疫之路

2022-04-15 11:38 来源:南方网 刘帅

  当下正值疫情防控紧要时刻,在大家齐心协力共克时艰之时,各式各样的涉疫谣言再度传播开来。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或是编造虚假的封控信息和确诊信息以引发恐慌,或是伪造官方发布的防疫短信以骗取个人信息,或是谎称有治疗新冠的特效药以骗取钱财。这些谣言横行在疫情防控的舆论空间里,混杂在众多官方通报之中,混淆了公众的视听,影响了防疫的正常秩序,显得格外刺眼。

图源:最高人民检察院、上海市宝山区检察院

  恶意的造谣者凭借捕风捉影、胡编乱造的信息在网络空间肆意驰骋,博得不明就里之人的围观和惊叹,那当然是十分快意的事,他们廉价的成就感因此得到了满足。然而遭殃的是陷入慌张的公众和跑断腿的辟谣人员。广州此轮疫情以来,广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向重点人群推送了内容为“7天3检”的短信或5G消息,然而不少市民在收到信息时的第一反应是担心和迟疑,只因他们看到短信中附带的链接,便自然而然联想到了泛滥的诈骗短信,难免有了“防疫短信会不会是诈骗短信”的顾虑。谣言和骗局给公众留下的心理后遗症,干扰了疫情防控的大局,使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中受阻。

  防疫形式越是严峻,越要保障信息传播渠道畅通有序,确保真实信息及时、有效传播。决不能让防疫成为流量生意,不能让涉疫谣言以假乱真,占用信息传播通道,搅乱防疫的正常秩序。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刑法》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只有让违法违规者付出法律代价,受到应有处罚,才能净化网络空间。而对每一例疫情谣言的惩处,都不失为一记响亮的警钟。

  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的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懂,然而涉疫谣言之所以层出不穷而又屡屡得逞,就在于疫情信息天然地具有极高的社会关注度,编造谣言内容的低成本与信息核查的困难使部分公众产生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要解决这样的困境,就需要掌握疫情一手信息的官方第一时间公开疫情信息,解答公众疑惑,不遗余力地对谣言进行澄清,黏合公众对真相的渴求与信息核查困难之间的裂缝。

  防疫不是儿戏,造谣必当受罚。疫情当前,须一遍又一遍重审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的道理,唯有民众提升自身的审慎和理性,方能形成众志成城共抗疫情的强大合力。(南方网刘帅)

编辑:曹晓静   责任编辑:王沛容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