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火炬接力火种汇集暨火炬传递起跑仪式在北京天坛公园举行。采集自北京、延庆、张家口3个赛区的8路火种与来自残奥运动发源地英国曼德维尔的火种汇集在一起,生成了北京冬残奥会官方火种。
2022年3月2日上午,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城市火种采集和火炬传递仪式在中国盲文图书馆举行。第二棒火炬手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医院康复科主任周述娜。图源:视觉中国
点燃的是火种,传播的是希望。不论是北京盲人学校采集的“光明之火”、望京街道温馨家园采集的“互助之火”,还是中国盲文图书馆采集的“希望之火”、八达岭古长城采集的“和平之火”、黄帝城采集的“文明之火”,亦或是张家口创坝园区采集的“‘氢’洁之火”、大运河漕运码头的“源流之火”、天坛公园采集的“夏奥之火”,每一个火种的都蕴含着全世界残疾人的期盼,凸显出“光明”“互助”“希望”“和平”“文明”。
这是科技之火,更是希望之火。当歌声达到一定分贝,音频声压器触发点火装置引燃火种;用书写“电子烟花”的方式,引燃“希望之火”;以氢气为燃料进行火种采集,在氢能装置设计中创新采用智能、环保技术……科技不仅让火种采集“燃”了起来,更让不少残疾人的生活照进了光亮。“科技帮助我重新站了起来,站起来看世界的感觉是非常不一样的。”在汇集仪式现场,邵海朋在9名代表中格外显眼——双下肢截瘫的他双腿穿着颇具科幻感的助力外骨骼,在拐杖辅助下独自走上主席台。
接力永远向前,火炬展现着自强不息。所有的火炬手身上都有一个相同的精神符号,那就是“自强不息”。仅以在八达岭古长城景区点位担任第一棒火炬手的夏伯渝为例,他在1975年登珠峰时因帮助队友导致冻伤,双小腿被截肢,但在此后40多年间从未放弃登顶珠峰的梦想。终于在2018年,他以69岁高龄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成为中国首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火炬手们展现的是自强不息,接力的则是不惧困难、永远向前的精神。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向着梦想奋力奔跑,就不会留下遗憾;朝着梦想不断努力,必能书写人生的华章。
在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健康与康复治疗水平显著提高,那份“格外”的爱不断照进现实,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朋友可以大声告诉世界:只要自强不息,永远向前,梦想就一定能实现!(南方网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