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凯旋,载誉归来。今天,让我们致敬中国天团!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披挂着红白色大伞飘然于天际,在全世界的瞩目下,稳稳降落在东风着陆场,将在太空出差半年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送回了阔别已久的祖国大地。至此,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出舱。(视频截图)图源:CCTV+/视觉中国
每一位中国航天员,都是中国的真英雄。从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杨利伟,到首位“在轨100天”的聂海胜;从中国“太空漫步第一人”翟志刚,到中国首位飞向太空的女航天员刘洋;从“摘星星的妈妈”王亚平,再到“实现飞天梦”的叶光富……在中国梦的宏大叙事里,航天员们的的飞天壮举是最为精彩的章节之一,他们筑梦太空的壮美瞬间,被称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这一巨著的“封面”,他们逐梦九天的梦想旅程,是中华民族不懈探索浩瀚宇宙的生动写照;好评如潮的“天宫授课”,让翱翔太空的梦想在亿万人心中延续。
每一次飞天的背后,都是科技创新的飞跃。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太空短期停留到中长期驻留,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在浩瀚太空刷新高度。在此次飞行任务中,与天和核心舱径向对接口实施了径向交会对接,执行应急救援发射待命任务,实施快速返回流程,一个个“首次”再次刷新了中国航天的纪录,展现了中国航天科技的新高度。从启程返回到稳稳落地,每一个精准的细节都彰显技术的创新。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三号,十几年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天地往返技术、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独立自主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这是我国科研水平整体进步的显著标志,更是综合国力的生动体现。
对太空的叩问永不停歇,探索奥秘的旅程永不止步。从343公里之外眺望地球,大地脉络分明,海岸线清晰绵长,青藏高原的雪域云天仿佛触手可及。这是一种极为震撼的体验,也是一段壮美无匹的征程。自古以来,浩瀚神秘的宇宙仿佛充满魔力,吸引古往今来的中国人去探索、去追寻。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平安返回,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脚步将继续跨步向前。
太空,人类梦想的疆土。2022年是中国空间站建造决战决胜之年,一系列载人航天任务及空间站建设任务将紧锣密鼓开展。期待中国航天事业不断攀登高峰、刷新高度,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南方网尹贵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