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地评线】南方网评: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医改作答时代命题

2022-09-08 11:41 来源:南方网

  “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把这件事抓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应该是全党全社会必须牢牢树立的一个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具有指向性的话语,为我国医改提供了重要的工作遵循。中共中央宣传部9月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成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体制改革司负责人朱洪彪在会上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改的顶层设计,抓试点示范,抓重点难点突破,抓统筹协调,抓督导评价,总结推广以三明为代表的典型地区的医改经验,推动医改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努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医改取得显著成效。

图源:徐骏/视觉中国

  夯实“硬基础”,打造卫生事业“主力军”。所有事物发展的底层逻辑,都在于“人”的力量的发挥,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亦有如此语境。曾几何时,“医生少、患者多”问题凸显,这十年,是卫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能力与质量水平双提升的十年。截至2021年,我国卫生人员总量达到1398.3万人,各类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达到72%。随着卫生事业“主力军”的队伍逐步壮大,我们也就有了眺望美好未来的底气和自信。

  啃下“硬骨头”,练好医改建设“真功夫”。“看病贵”这三个字,很长时间是老百姓畏惧进医院的主要原因之一。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十年来,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和耗材加成,基本医疗保障能力稳步提升。推进国家组织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和使用,已经开展的7批集采中选药品平均降价超过50%,两批耗材集采平均降价超过80%,开展药品谈判议价工作,平均降价超过50%……“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这是坚如磐石的信念,更需要坚定有力的行动。考验医改“功夫”练得到不到位,患者的医药费账单上有最好的答案。当群众看病贵问题得以缓解,医改的初心也就有了最好的映照。

  明确“主方向”,提升医改口碑“获得感”。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人民。这十年来,我们历史性地全面破除以药补医的旧体制,持续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推广三明医改经验。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三级网络不断健全,90%的家庭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增加到685种;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6亿人,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降至27.7%。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医改的初衷正是把人民群众的健康时刻挂在心上。

  无论在哪个国家,医改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难题,“怎么干”“去哪里”,一步一履之间都有着攻坚克难的语境。这十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74.8岁增长到78.2岁,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跃升。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卫生健康事业永不止步,民生福祉需要添砖加瓦。我们期待中国医改继续走深走实,交出不负时代的答卷。(韦丰)

编辑:王沛容   责任编辑:曹晓静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