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将于3月4日开幕,届时将会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残奥运动员相聚北京。运动员们将在北京冬残奥会的舞台上展示自我、追逐梦想,让世界看到每一位运动员所绽放出来的拼搏之美。
2022北京冬残奥会2月28日,残奥滑雪运动员训练备战。图源:视觉中国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96名运动员,他们将会参加轮椅冰壶、残奥冰球、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单板滑雪、残奥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全部六个大项、73个小项的角逐。这是我国参加冬残奥会以来代表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相信这一届冬残奥会将会更好拉近残疾人群体与社会的距离,通过体育运动促进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
冬残奥会的意义,不仅在于运动,更在于那种永不言败、超越自我精神的展现。正如奥运之父顾拜旦的那句经典名言,“奥运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对于人生来说,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战斗。”冬残奥会的舞台上,每一个运动员都是生活的胜利者,值得被赞美。是他们,让人们明白丰足的精神与坚韧的品格所具备的无限可能性。
赛场之外,我们能够感受到北京冬残奥会的温暖。公寓楼、健身中心、娱乐中心、广场区等区域进行了设施设备转换和临时无障碍设施增设;餐厅重新规划了用餐座位和饮品摆放方式,预留轮椅用餐区;广场区启用轮椅假肢维修中心;交通领域配备无障碍摆渡车,提供残疾人专用站台、专用停车位,设置专门辅助人员。这些细节,处处透露着北京的温暖,彰显出中国对残疾人体育事业的支持,也体现了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关心和关爱。
成就大写人生,向倔强灵魂致敬。让残疾人能在享受竞技体育的同时,感受到体育带来情感、精神、健康上的正向激励作用,让更多人投入到对残疾人事业的建设中,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正是冬残奥会的题中之意。相信,那些自强不惜、奋发向前、突破自我的冬残奥运动员,一定能在全世界范畴内,唤起人们对残疾人的关爱和尊重。(南方网李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