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地评线】南方网评:织密托育服务网,解锁带娃新模式

2022-09-14 11:13 来源:南方网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0岁至3岁婴幼儿有3700多万,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家庭有较强烈的入托需求。市场需求强烈、持续走热的托育行业,如何实现更健康发展?这一话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婴幼儿托育问题看似是家庭微观层面的小问题,实则为一个关乎国家发展的宏观课题,需要各方的合力解决。

图源:视觉中国

  育儿既是家事,也是国事。近年来,在人口出生率降低、老龄化加剧的大背景下,各地陆续出台鼓励生育的政策措施。影响人们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带娃难”:一方面,父母面临着工作和育儿的双重压力,育儿嫂难找、老人带孩困难重重,双职工家庭对低龄孩子的看护需求日益增加;另一方面,二、三胎政策放开后,托育服务机构数量不足、资源分布不均、服务不规范、费用偏高等问题凸显,调查显示目前托育服务机构入托率仅为6%左右。每个孩子都应得到精心养育,托育服务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能否提振生育意愿,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政策引导是推动托育服务科学化、规范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围绕托育难题,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先后打出了政策“组合拳”,比如,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17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这些举措对提升托育服务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托育服务涉及卫生健康、教育、民政、消防、住建等方方面面,还存在政策法规滞后的问题,需要各地健全完善包含准入机制、建设规范、运营标准、从业考核和保育指南等在内的全过程管理机制,综合运用土地、住房、税收等补贴政策,加快普惠性托育服务的覆盖。

  托育归根到底还是一份“育”的事业,应坚持质量为本。当前我国托育服务还处在发展初期,托育服务专业化程度不高、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比较突出。在加快扩大供给的同时需谨记“托”字之重、“育”字之艰,不能忽视了质量建设。相关部门要将托育人才纳入教育支持培养培训体系,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开设托育服务相关专业,建立完善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使托育行业服务的人才有更好的职业规划、发展前景、薪酬待遇和提升空间。同时,要着力打造一批质量高、信誉佳的托育机构品牌,建立有公信力的托育服务评价体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孩子是家庭美满的强力注脚,也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要共同破解托育“老大难”问题,切实解决人们的后顾之忧。(陈长)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王萍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